美文网首页解忧岛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打卡5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打卡5

作者: 吾爱嘉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7:13 被阅读1次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体或很小的群体集中而详细的调查。个案研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探索在某个特定领域进展到什么程度。从个案研究和临床经验中获得灵感,个案研究在特定理论的检验中,不能作为证实或证伪的证据。所以他在科学研究的后期不再有效。

    科学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第一步是提出假设(在第一章中提到弗洛伊德,就是因为只有第一步而没有第二步)第二步就是对其理论进行检验。各种理论观点都必须经过细致审查,以便发现哪些更接近真理。但是这一过程必须有所取舍:为支持某一特定理论所收集的数据,不能同时支持许多其他可能的解释。

    安慰剂效应:无论治疗是否有效,人们都会报告某种疗法曾对他们有所帮助,这种倾向被称为安慰剂效应。仅仅暗示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许多人感觉病情好转。

    书上说在我们所吃的药里,经常会有安慰剂效应的提示信息,这点我没有去考证。但是认同书上所说的:康复比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安慰剂效应和时间推移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间推移通常被称为自然康复现象。如感冒发烧等。

    鲜活性: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如女士买化妆品,很容易受到自己小伙伴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来对某一品牌确定其安全的认知。如男士买车,在参考了各种的数据,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的时候,却会因为一个朋友说买同类的车坏了而改变决定。我们总会因为一个鲜活的事例,而改变对大数据的认同。同时,媒体制造的鲜活性效应,使得我们的认知发生了紊乱。所以我们要克服这种不相信数字必须眼见为实的倾向。最佳证据来自于有控制的临床试验,而不是看个人的情感反应。

    巴纳姆效应。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如我们在朋友圈测的各种运势,性格测试等。我们总会特别关注我们感兴趣的其中一两句和一两个词,并且深以为然,并且为这种个人化的性格解读准确性而感到震惊,却不知道其实每个人的解读都是一样的。

    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鲜活性这类证据。而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才是心理学》读书打卡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ju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