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论

作者: 羽墨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7:20 被阅读2次

周末看了一段纪录片讲述的是秦汉大国的崛起,时间是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创出大一统的帝国到汉武帝通西域击匈奴的这个时段。这个时段里,着重讲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于汉武帝,个人对秦始皇,更感兴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后,结束各诸侯过之间无数的征战时期,秦国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治理这个拥有着多文化多民族新帝国;成为了嬴政所面临的新问题。打江山易,坐江山难;这个问题困扰无时无刻地困扰着这个只有35岁却一统天下雄心壮志的中年男人。

嬴政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秦国的“废分封,实郡县”,建立了完善的中央和地方结构;至此中央集权制在秦朝得以建立。为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实行,同时也是为了这种多文化的有机融合结合,他为此创建了博士制度。博士,实乃博学之士。秦朝的博士,大都由儒生担任,他们的作用相当于当代的首脑“智囊团”,嬴政还赋予这群博士参政议政的权利。嬴政充分希望这群博士能辅佐他,共同治理这个大一统的国家。然而,被嬴政给予厚望的博士,却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治国与融合良策。

公元前219年嬴政率领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就封禅仪式,嬴政召见了被他寄予厚望的博士;然而这群博士却没给予他一个像样的统一意见;于是雄心壮志的他,自带着文武大臣举行了封禅仪式。

没人知道这群被他寄予厚望的博士,给予了嬴政多大的打击。在事实面前,嬴政再一次选择交给时间,他希望用时间实行他的帝国。

然而,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造就。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缓冲,冲突的爆发;也就来的那么彻底。朝夕之间,一名名为淳于越的博士进言嬴政,重拾废除依旧的分封;终究成为点燃冲突的导火索;那群给予厚望的博士,没能成为嬴政心中帝国的助力;反倒成为了威胁帝国存在的危险因子。

有危险因子的存在,就会有下意识的避免;这是一个人的第一反应。威胁到整个帝国的存在,那嬴政也会下意识排除。与多文化之间的碰撞,已让嬴政头破血流;甚至还威胁到他万里江山的稳固,那么采取必要的措施排除威胁,便成为一个帝王的选择。最后,嬴政采用廷尉李斯的建议;焚书,便是郡县与分封对弈中,嬴政给予博士的有力回击。

思想有了强力的统一,本以为这个大一统的帝国便可以稳固;嬴政在巡查全国的途中,爆发的一次刺杀让嬴政意识到他的帝国,并非想象中的稳固;国内的矛盾并没有因为焚书事件而减轻。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成为了嬴政转移国内矛盾的又一手段;蒙恬击溃匈奴将河套地区纳入秦朝的疆域;征战百越将两广闽浙地区纳入秦朝的疆域。自此,秦朝的版图得到空前壮大,但辽阔的疆域背后承载着的事无数的战争,繁华而壮丽的阿房宫背后承载的事无数劳役;雄伟而建议的万里长城背后掩埋着无数的铮铮白骨。

托举秦朝的强大背后,是百姓沉重的徭役及繁重的赋税;这些便成为成为秦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敲响了秦朝的丧钟,这个由嬴政建立的辽阔帝国,终究成为了历史。

相关文章

  • 始皇论

    周末看了一段纪录片讲述的是秦汉大国的崛起,时间是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创出大一统的帝国到汉武帝通西域击匈奴的这个时段。...

  • 论始皇

    并吞天下九千日,一统寰中十五年。 沧海横流,经年再不复,斗转星移,日月怎易主。 纵平生好览英雄事,寻英雄踪,真...

  • 功劳可以掩盖过错?

    ——论秦始皇的功和过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

  • 论如何把秦始皇和拿破仑拉上亲戚

    论如何把秦始皇和拿破仑拉上亲戚

  • 论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他统一了六国,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一生功勋...

  • 论秦始皇

    秦始皇,又叫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是秦庄襄王之子,他是一名名垂千古的伟大历史人物,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的...

  • 论秦始皇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十三岁时就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 论秦始皇得失

    偶然翻出历史笔记,看得曾记载着始皇帝的功和过,不禁唏嘘。人啊,得到的越多,反而更害怕一无所有,所以竭尽全力地守护已...

  • 论文资料

    中心论点:如何看带中央集权制度? 论点1: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论点2:秦始皇为什么会采取中央集权制度? 论...

  • 王夫之的历史观——《读通鉴论》之秦始皇

    第一篇——从秦始皇开始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资治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始皇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px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