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平生意,只增无减时。
忙里偷闲,寻幽访胜,快行名山,不求不拜,一切在心。
早8时乘车出发,一小时后到景区,进景区又坐通勤车一小时到山脚,再乘缆车,说几句话的功夫(三五分钟)到金顶脚下,同乘的人说上金顶得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若参拜,两个小时也不宽裕。
通往金顶的路窄而陡,容两人通过,若一人稍微纵意,便是一个人的天下,居后者便不进。虽不是旺季,来者仍然不少,人群在拥堵与不拥堵的临界点。若不急,可以容忍行进的慢,若心急,与旺季不相上下。
我一意在行,如孙悟空到此一游,唯独不撒那泡尿,不题那词,快乐便在急匆匆走过一遍之中。故既急又不急,自有妙招。所谓妙招无非紧跟一道士身后,穿花拂柳,见缝插针,在龟速挪动的人山人海中蛇行。
同行者被远远抛在身后,想必与我同行对他们是一种考验,一次急行军式的拉练,结果是很辛苦汗流浃背仍不及格。然无所妨碍,只有结果,没有惩罚以及褒奖,一切在于他们内心。我在金顶稍微定一定心神,看一看风光,随意找个事儿消遣。等得他们到齐,简单招呼过后,下金顶亦如是。
虽是一心于行,但心眼全在。古树,古墙,古铜门,古门栓,那门栓甚粗,便是一棵碗口粗的树,古门楼,也有伸手可触摸之处,恍若与古人握手,又觉太古,古人的踪迹早消融,便是与一个古的时光握手,那种感觉,于我便是长生与永生,是我游之意。我也不是我,是尘世一粒沙。
待我从上往下至索道,候上十分钟,同行者俱到。看一下时间,上下金顶堪堪半小时,与他们所言快了一倍。又坐几分钟缆车,再乘通勤车一小时左右,回到景区大门,不到十二点。回头去想,真正游览只有半小时,其余时间三个半小时,不由心生概叹,凡事莫不如此!若果树结果,酝酿结果的时间远超结果的时间。人生几多快意,无不短暂,快得如昙花一现。
所以,我一点也不在乎游览,一点也不在乎上金顶,我在乎奔赴的途中、到达的途中、离开的途中,全过程一视同仁,没有惊喜,没有失落,又什么都有。就如我对待自身一般,可有可无,可有时,我即一切,可无时,我算个球。
三十分钟一顿饭,一场酒,主客皆觉畅快。着一人提前送我至车站,发车前五分钟上车,大家都爽。一切有形都在无形之中,无拘无束才是人性,人性即是道。人之道,实为至简。
这一番匆匆而又实实的行程,于我的的确确是修行,刻意之处刻意,修行而不刻意,助我步入难得的境界,山高人为峰,山高人亦高,便是其中真意。
同理,有高必有低,从低至高,从高到低,若不执意,高不高,低也不低,高低如一,如履平地。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