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礼乐制度源起于‘周’,孔子所要之是在于"克己复礼",原本为恢复‘周礼’,亦是适应于春秋战国时代信奉儒家的士人之追求,但经历代变迁,加之统治集团儒家思想中有差别,有阶层,有血统之观念来利用,从而形成以程朱理学为基础之御民之术时,"克己复礼"就变成明清时期的克制人性,维护礼法的这幅样子。
明清时期对于将儒家文化奉为主流意识,养成对不允许人性存在的,不允许情欲存在,不允许反抗存在的社会环境,这无疑有些象堵墙,结果却是越堵越崩溃,这便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中重要一面,而雪芹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来观察和反思之后,才着力打造出这部巨著《红楼梦》的。
而这种不允许人性,情欲,反抗,用礼法教条来越堵越崩溃之间的种种变化,雪芹用一种看似‘闹剧’的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来表现的淋漓尽致。
‘贾代儒’是个老学究,酸腐儒,已在这枯死的,无情的礼法教条,宗法体系里沉浸了一辈子,但是否已是高士大德般地心如止水,无欲无求呢?当然不是,这枯死的,无情的教条再强大也不能阻止‘贾代儒’的人性与欲望,虽然其将这些奉若神明。‘贾代儒’的欲望又是什么?是心心念念的要博取功名,要金榜提名,要光宗耀祖。但他已经穷尽大半辈子,已经无能为力,随之而来便是‘贾代儒’之人性暴发?‘贾代儒’的人性又是什么?是彻彻底底的失望沮丧,同时又彻彻底底的不忿不平,其无法接受那个不成功的自己,同时又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看懂‘贾代儒’这一人物,就更可见雪芹之了不起之处,其不是用别的一大群主角和一大堆故事来证明礼法宗法体系中‘教条’就是无效的‘教化’,而是用一个真的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于连配角都算不上的‘贾代儒’,一个在礼法教条,宗法体系里沉浸了一辈子的人,其最终也是有人性与欲望的,而且还是永远挥不去的人性与欲望,甚至更加的无以复加。
而这些无以复加的人性与欲望,又会演化成什么鬼样子呢?明日继续聊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