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而述之有关‘秦可卿’之二种维度不同身份于书中之用。
先看‘秦可卿’于现世之身份之用,其自养生堂之弃婴而被‘秦业’收养,成长于宦囊羞涩之家庭,后嫁入宁府,贵为嫡系子孙‘贾蓉’之妻,重为协管宁府之责,原本是人品妥当、行事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因与其公公‘贾珍’有爬灰之染,后有"淫丧天香楼"之结局,从而于十二钗正册中第一位逝去之簿命人儿。"画梁春尽落香尘"是‘秦可卿’于现世之写照。
于‘秦可卿’于现世身份与经历,虽说因有大量之增删,而迷失其原貌及经历,但其于书中之用尚可断定,于前已作详尽之述,于此不再展开。简而言之是:用一位出身贫寒之青春女性,嫁入豪门后之种种遭遇,一则来揭示风情月貌于皮肤滥淫之中所造成孽缘深重,用于警示。二则来揭开整个贾氏宗族运终数尽,不可挽回之序曲,用于警告。三则来揭露对女子造成薄命之男权制度与阶级制度,用于警醒。
实可见‘秦可卿’于现世之身份主要作用在于"警世"。
再看‘秦可卿’于仙界之身份之用,其虽只于第五回而出,且无一句对白,皆从‘警幻仙姑’口中而知,并似‘警幻仙姑’使用之人偶一般。然而,虽说第五回是整本《红楼梦》之总框架,通过‘贾宝玉’之梦来引导出涉及荣宁二府之运势,金陵十二钗等之女子之命脉,以及诸多方面之内容。但以‘贾宝玉’为主线而看,这第五回是青春少年于性意识发育中的一场"春梦",而‘可卿仙姑’才是这场"春梦"的实际落实人物。
换句话说,‘警幻仙姑’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是作为人间男女情感之总体司掌,全面管理,其是统领之仙。而其妹‘可卿仙姑’则成为真正之执行者。‘可卿仙姑’是以身示范或者降临尘世来亲自引导这些痴男怨女们归入情司。
实可见‘秦可卿’于仙界之身份主要作用在于"引导"。
如上所述,将‘秦可卿’之二种维度之身份所用,做一笼统之概括便是:既是警世又是引导。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