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讲话更加关注人民的美好向往和心理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指出,“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得到人民的认可。这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把国家发展与人民利益统一起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只有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生动力。不只强调小我的牺牲,而是关注每个人的“美好向往”和“心理认同”,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措施。
7.26讲话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从人的本性和心理出发,不回避人性的基本需求,更多关注人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12月30日,中宣部、发改委、卫计委等22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
健康的心理包括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本质需求。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会有更加客观的社会认知、更加理性规范的社会行为,进而对国家发展成果产生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守护。只有当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才会激发出“匹夫有责”的人文情怀,作为社会发展改革主流中的一滴水、一分子,主动自觉的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不是身在其外,事不关己,而是休戚与共;不光享受发展成果,同时也作为推动发展的亿万力量之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基于人性的需求,关注心理体验,这样的国策才是最好的心理良方,相信这一药方定会对千千万万的心理产生上佳的疗效。
建议: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有关“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第12款的意见,“依托本单位工会,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