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水物语 引子
清水物语(2)十八官
清水物语(3)换屋场
清水物语(4)庙堡堡
四 爷爷的亲事
几个人的动作很快,几天下来,庙堡堡、天壁上、茅草田、袁家对门、沙子岭都差不多丈量完毕。向老二给了李三家一笔钱,给量地的人供中午饭,爸爸作为引路人,自然也包含在了其中。
从辈份论,李三的丈夫彭老五是奶奶娘家一族的兄弟,所以爸爸和他同年同月出生,却叫他“五舅舅”,叫李三“五舅娘”。奶奶的娘家——“乡政府”彭家是这一片的大族,人丁兴旺,而且民风彪悍。“乡政府”坐落于山那边比较平坦的河谷中,清水镇曾在那里设置洗车乡行政机构,后来由于行政区划规范化,清水镇成了清水乡,洗车乡撤销,但人们依旧改不了口。由于我们家外来户的历史背景,当初太奶奶替爷爷和奶奶操持婚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带着攀上大族、免受欺侮的意愿。
爷爷从小学习成绩很好,在隔壁大镇卯洞镇上完初中后,原本是要继续去惊鸣县上高中的,但是太奶奶不愿意唯一的儿子飞得太远,就把他留在了家里,那年爷爷十八岁。爷爷从小受太奶奶言传身教,孝顺一条,他自然看得很重。
一次赶集,爷爷初中的班主任刘孝力得知爷爷不再继续上高中,急的坐卧不安,他第二天就赶了来。据说那是一个农历八月的清晨,刘老师穿着一件盘扣麻布上衣,一条肥裤腿的棉纱布裤子,脚蹬一双草鞋,就从塘口家里出发了,走到爷爷家时已经接近中午,队里的劳动力刚刚完成了早工,太奶奶正和其他妇女们在集体屋堂屋里剥着刚打回来的玉米,准备扎好拉上楼晾晒。那年的收成不好,但是与前几年的大饥荒相比要好一些,人们干起活来也有劲一些。
刘老师满脸是汗,灰蓝的的确良短袖上衣后背也湿了一大片。得知他是爷爷的初中老师,太奶奶赶紧放下手里的玉米,请他到隔壁自家的屋里坐。当时太奶奶和爷爷还住在集体分的两间屋里,也就是现在老黑房子的旁边,后来包产到户之后,老集体屋被分的分,拆的拆,只留下两间长长的厢房。那厢房我小时候记忆里是李家老爷子夫妇俩住着,两位老人去世之后,厢房也拆掉了。山里的炎热和城市里的炎热不一样,只要人在阴凉的地方待一会儿,就凉快了。
“大嫂,听说白光明不再继续读高中了?”刘老师正了正眼镜,问太奶奶。
“不读了,他现在也能写,也能算,得行了。”
“大嫂呀,依我的意思,还是尽他去读,他成绩也好,是读书的料。”停了停,刘老师继续说,“如果是去惊鸣县上学,经济上、生活上有么子困难,你给我讲,我能帮的肯定帮。”
“你喊我一声大嫂,我也叫你一声兄弟,我晓得你是好心,只是我也有我的打算。”多年的苦难,令太奶奶有主见,而且思路清晰,“说起来,我们两娘母命苦。光明刚一岁,他爹就没在【注1】了,后来这些年,我们么样的苦都吃过。我不求他出人头地,只要立稳脚跟就不错了。”看到刘老师不说话,太奶奶搓了搓手,继续说,“我现在年纪也慢慢大了,只有这一个儿,不愿意他走远咯。一辈子没有依靠,只能靠他了。”太奶奶又停了停,说:“等秋收完了,我打算请媒给他说个亲事。”
刘老师本来听着听着有些伤感,可听到最后一句,一股无名的火隐隐地升起来:他得意的学生不去上学,却要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在这山里面落地生根。他勉强压住火,腾地站起来,“算了,算了!你们是这种思想,我还能讲么子?”边说抬脚就往外走,迎面碰见挑苕叶【注2】回来的爷爷。
“刘老师!”爷爷回来时听说刘老师在自己家,撂下两捆苕叶就跑向家门,十分高兴。
“书都不读了,不要叫我老师!”刘老师的火气没压住。他又看了看眼前的爷爷,穿着个黑布短褂,裤腿卷到小腿肚上,一头一脸都是汗,“白光明,结婚的时候,记到请我喝酒!”重重拍了拍爷爷的肩,头也不回的匆匆离去了。
后来爷爷婚礼,他并没有来。爷爷五十六岁那年腊月底一个飘着雪的下午,已经移居县城的爷爷回老家给太奶奶送亮【注3】,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去塘口看死【注4】的老相识。两人一交谈,才知道是刘孝力过世了。爷爷转头跟着那人去了刘家,还在那里熬了一夜。
太奶奶是一个目标明确、行动迅速的人,她在爷爷退学那年冬天就托人给爷爷寻摸了“乡政府”彭家的亲事。
当然,其实彭家并不是那么容易攀上的。首先,乡政府是坝上,爷爷家在山上,坝上的女子嫁到山上,是自贬身份。其次,彭家是大族,爷爷家是孤儿寡母的外来户,门不当户不对。如果依照传统,这门婚事绝不可能成,但好在正值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时期,门第观念有所瓦解,而慧眼的太奶奶也挑中了彭家家族非常薄弱的一房。奶奶四岁丧母,十岁丧父,十四岁后母(奶奶称之为二姨)也去世了。之后奶奶就和二姨生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奶奶不爱说话,从小吃不饱穿不暖,更不要说读书识字了,她从来闷头做事,以至于后来妈妈这个小学没有毕业、写自己名字都歪歪扭扭的三儿媳妇也经常背地里嘲笑她。奶奶他们三姊妹从小就在族里其他人的照顾下长大,当太奶奶请媒人去奶奶家提亲时,奶奶的同族大伯只考虑了一顿饭的工夫,就替奶奶答应下来了。
当然,爷爷由于有文化,也没干什么农活,很快就被推举为大队的书记。但爷爷奶奶吵吵闹闹的大半辈子,大概从第二年冬天奶奶嫁进门那天就开始了。太奶奶没有想到的是,那天也开始了她自己和奶奶的战争,直到她年老脑子不灵光的时候,直到她去世。但不管怎样,当时爷爷一家牵连上了“乡政府”彭家,从此真正在十八官扎下了根。也才有了后来的我们。
注1 没在:指不在了,去世了
注2 苕叶:红薯叶,红薯藤。红薯成熟前,先收割红薯藤、叶,切细腌制起来,冬天用以喂猪。
注3 送亮:一项祭祖活动,每年大年三十(可提前几天)到去世亲人们坟前点烛、焚香、放鞭炮,祭扫。
注4 看死:方言,奔丧、吊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