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句无奈又让人心碎的话。是啊,为什么我们听过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呢?为什么道理明明我们都懂,却依然做不到呢?
知道并不等于就是做到。就像是小时候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诫我们不要去吃垃圾食品、三无产品,可是我们还是会在食物的诱惑之下缴械投降;就像是现在我们明明知道熬夜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可是我们还是会捧着手机躺在床上玩手机到十二点之后;就像我们知道“抖音有毒、王者吃鸡有毒”,可是还是会有人一打开抖音就刷上几个小时,还是会有人一开黑一吃鸡就停不下来......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你知道不代表你就能做到,人往往就是这样,在听到一些有道理的话之后就开始热血沸腾,在心里暗暗发誓说自己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更多的是我们一转身就忘了之前听过的话,然后继续过自己原来的生活。
这样的现象可笑吗?一点都不可笑,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
2.
就拿我自己来说,一直都说要减肥,至于为什么要减肥呢?作为一个女孩子,肯定谁都不希望自己胖,因为胖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喜欢的衣服穿不了,喜欢的风格穿不出想要的感觉,拍照永远都要找好角度,不然你的双下巴、大粗腿以及水桶腰将会在照片上被一览无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疾病,尽管知道“胖”给我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困扰,可我还是越减越肥。
之前跟闺蜜说我想去办张健身卡去健身,她一听说很支持我,后面,她去办了健身卡,已经健身半年多了,我还没有去办健身卡。在我眼里阻碍我办健身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害怕被自己只是三分钟热度办了健身卡,去了几次之后就不会再去;其次同学们说要运动减肥去操场跑步什么的都可以,没有必要花钱去办个健身卡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去办健身卡,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自己不坚定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的“道理”左右了思想。
3.
现在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不少人都会有夜刷微信公众号的习惯,包括我自己也是。每次看到一些公众号里面的文章,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会看到很多自己的不足,会在心里暗暗激励自己要好好重新开始,过往的岁月就既往不咎了,从明天开始一切重头再来。然后我就会在睡觉之前定好几个闹钟,激励自己早起,·早起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去看看操场六点钟的太阳,去呼吸新的一天的新鲜空气,去和美好的一天来一个亲密的拥抱,再跑跑步,背背单词,吃个早餐,就去上课,想想觉得这样开始的一天真的是很美好的一天啊。
可是,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只是晚上睡之前对于自己的一种美好的期许而已。因为事实证明晚睡的我根本无法早起去看操场六点钟的太阳,更别说去和美好的一天来一个亲密的拥抱了。闹钟的存在只是为了告诉我现在是几点,我还可以再睡多久,而不是我起床的动力。
我也曾困扰过许久,为什么每次看完那些令人抖擞的文章之后,我会有那么多的感触,会那么想改变,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没有动力呢?难道收藏的那些文章真的只适合收藏?我也会问自己收藏那么多文章有什么意义呢?那些被我收藏的文章,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也没有再去点开看过。可是,那些我收藏的文章我刷过的文章只是在当时对我产生了激励的作用,这些文章也确实能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给我带来希望,可是希望之后,它们也确实没有改变过我的现状。
其实稍有些独立判断的人,都会知道鸡汤是有问题的,但却又是大众刚需,鸡汤道理只能起到一个”安慰剂”作用,要想过好这一生,还是得靠自身实力。
4.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们总以为我们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快活,去造作,殊不知时光已经悄悄的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羡慕别人年纪轻轻事业有成,自己却庸碌一生,一事无成;我们羡慕别人洒脱自由随心所欲,自己却被生活的枷锁困住了手脚......
其实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我想怎样怎样,而是我要怎样怎样。你要减肥,那就管住嘴迈开腿,而不是天天大吃大喝不运动;你要皮肤变好,那就早睡早起,多喝水,而不是天天敷着面膜熬夜,还不喝水;你要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那就勤看书、多学习、多见世面,而不是刷抖音、打王者、吃鸡。
总之,你要什么,你就得去做,而不是去想,想是没有用的。希望你在听过很多道理后,能过好这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