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经盗经一字之别
做恶扬善一念之差
康熙二十三年,初夏的一天。
潼关古道,三骑马疾驰而来,在一路边茶亭前停下。
红白黑三骑健马上跳下三人,为首之人,白衣胜雪,长身玉立,手握摺扇。紧随其后的是一红衣女子,却奇丑无比,其后是一粗豪汉子,黑衣黑裤。
他们正是雪公子,红凌儿,吴勇三人。
天气渐热,他们来在茶坐之前,要了三杯茶水,稍做休息。
出谷以来,红凌儿一直郁郁寡欢,她决定到开封一行,凉州三怪在那里与法英等人失去联系,定会再到开封等寻。
红凌儿虽然不想故地重游,睹物伤情。但那里曾留下过他们的欢乐,况且也该告诉三怪真相,以谢朋友江湖之义。
正在这时,官道上蹄声如雷,十余骑健马扬起一路尘埃,疾驰而来。
为首之人身着黄衣道袍,正是一派仙风道骨的黄龙真人,他的身后紧随着浑身黑衣,腰悬宝剑的玄武。与他并肩的是一团火炭般的朱雀,两只浑圆如球的铜锤挂在鞍侧。
雪公子与红凌儿相视一眼道:"神仙教众人行色匆匆,不知又有何阴谋诡计!”
红凌儿道:"你我也没甚急事,何不跟上前去,看他又有啥鸡鸣狗盗之举。"
雪公子点头赞许,三人跳上马,紧追而去。
神仙教众人马不停蹄,不几日便到了河南登封县界内。他们直奔少室山北麓,看样子是要到少林寺。
只见群峰耸立,层峦叠嶂。转过青林掩映的山道,松涛竹风,奇峰环抱,碧翠雾腾,淺黛妖娆,甚是壮观。
这时己日到中天,隐隐见红墙朱瓦,幽静清玄,梵音缥缈。闻名天下的少林寺,雄浑庄重,就坐落在群山之中。
来在寺前,众人跳下马,玄武来朱红寺门前,扣动铜环,敲击寺门。
良久,脚步声响,寺门"呀"的一声开了。一小和尚双手合十,道声阿弥佗佛,问询道:"不知各位施主有何贵干?"
玄武面无表情道:"我们要见主持空见大师。"
小和尚见一干人来者不善,说道:"施主稍候,待小僧通报。"
"快点叫那老和尚出来,否则咱家就闯进寺来。"一傍的朱雀不耐烦的吼道。
黄龙真人瞪了一眼朱雀,道:“休得无礼。"
盏茶功夫,空见大师带着一胖一瘦二僧走了出来,双手合十,道:"阿弥佗佛,道长不远千里来到敝寺,不知有何见教?"
"大师客气了,三年不见,越见精神。"黄龙真人满脸堆笑,他停了下,继续说道:"贫道此来,有一事和大师相商。"
"道长请讲。”
"教主想借贵寺`易筯经'一观。"
"借易筋经?"空见大师傍那胖大僧人高声呼道:"神仙教忒太目空无人。”此僧乃罗汉堂首座空澄大师,他性如烈火,嫉恶如仇。
"师弟,慎言慎行,不可无礼!”空见大师双手合十,向黄龙真人道:"道长,`易筋经'乃敝寺镇寺之宝,况四十年前即被盗,至今尚无音信。”
"哈哈哈哈……,不借则罢,竞用这样的故事来搪塞贫道。”黄龙真人仰天长笑,神情甚是放肄。
"出家人不打诳语,老纳句句是实。”空见还是那样淡定谦恭。
朱雀早己忍耐不住,掣出铜锤双锤互击,只听霹雳若雷,声势甚是惊人。
"这些和尚都是贱骨头,不吃敬酒吃罚酒。让咱家来教训他们。"说着铜锤一个泰山压顶向空澄打去。
空澄早己须眉皆张,怒目圆睁,他移形换位,让过铜锤,他左掌虚按,右拳下击,一招"上山伏虎"孔武有力,阳刚之极,直捣朱雀后腰。
朱雀转身让过,双锤连环下击。
空澄虽然身子胖大,步伐却灵活无比,他闪开身形,侧身对着朱雀,前手似弓,动若脱兔,或上或下,或掌或拳。
朱雀锤重力大,却也应接不暇,暗暗叫苦。
争斗有倾,朱雀锤法散乱,渐露败象。
这时,空澄双手平举胸前,向前急速推出,掌风势若潮涌。朱雀扭转身驱刚刚避开掌风,空澄左脚早起,己踢在朱雀右胯之上,推金山倒玉柱,"呯蓬”一声,朱雀倒在尘埃,两只钢锤也甩在地上,砸碎两片青石。
空澄叫声:"阿弥佗佛。”退在一傍。
玄武早己抢了出来,面无表情,道:"再下来领教大师少林功夫!”
空见大师和另一和尚躬身齐道阿弥佗佛。那和尚瘦长身材,一脸苦相,他双手合十,淡淡的道:"待贫僧向施主领教两招。"
这和尚貌不出众,灰衣芒鞋,形似苦行僧人,正是少林寺达摩院首座空沏大师。
玄武也不答话,弓步上前,挥掌拍去。空沏不慌不忙,身子一转,让过来掌,舒臂运气,神气自若,独立若鹤,己摆出了少林五行拳的式子。
公元一五二二年有位觉远上人,为振兴少林,遍游天下,后访得异人,融合而创五行拳。
少林五行拳分为龙形,虎形,豹形,蛇形,鹤形。内外合一,五形交相互陈,神形兼备,始臻上乘。
玄武收掌拳出,空沏式子一变,己成蛇形,迅疾柔巧,掌尖如蛇己点向玄武双目。玄武身形急闪,脚己踢向空沏腰腹。空沏身形扭动,早己让过来脚。双手成爪,抓向玄武。玄武如见虎豹,只觉厉风拂面,只得倒地一滚,堪堪躲过豹瓜,己是狼狈之极。
黄龙真人见两人都己败在少林手下,不觉恼羞成怒。身形晃动,一掌迅如闪电,早己拍向空沏。
空沏滑步转身让过掌风,金鸡独立,两臂上杨,状若飞鹤。
空见扬声道:"阿弥佗佛,`易筯经’早己丢失,施主何苦无谓争斗。"
"哈哈,哈哈。”声如夜枭,刺耳之极,笑声中一灰衣人飘落当场。他手中扬着一本经卷道:"`易筯经‘在老夫之手,就看尔等有没有本事取走。”
众人一惊,举目看去,灰衣人在六十开外,披肩长发己然灰白,长形脸膛,双目精光灼灼,显是内力不俗,表情甚是玩世不恭。然而,在场的和尚道士竞无一人识得老者。
空见双手合十道:"阿弥佗佛,敢问,此经怎会在施主之手?”
"老和尚,四十年一别,竞不认识老夫?”
"老纳眼拙,实不识得施主。”
"哈哈,哈……哈……"灰衣老者笑声甚是失望,道:"老夫原本是少林寺火工小道人,大和尚们当然记之不得。"
灰衣老者原名无为,是少林寺火工小道士,他耳儒目染,偷学了些少林功夫。又闻知"易筯经“乃内功典藉,有脱胎换骨之功效。四十年前,在一个雨急天黑之夜,偷入藏经阁,窃得经书,连夜远遁北疆长白山。
"好个偷书贼子!”空澄怒声喝道。
"不要说得这样难听,天下奇书乃先贤所著,本该天下人所有。少林寺居为己有,束之高阁,岂不浪费之极!”灰衣老者侃侃而谈,毫无羞耻之态。
"妙哉!前辈实在是高谈雅论。令贫道佩服之至!"黄龙真人交口赞许。
"阿弥佗佛,善哉善哉!施主颠倒是非,以耻为荣,真真是遗笑江湖。”空见大师双手合十说道。
"老和尚,老夫独居深山四十载,今日出山来在少林故地重游,一者考量一下少林功夫进境如何;二来归还经书,以效完壁归赵之美。不料你们这些和尚不识好人心,恬恬躁躁甚是烦人,这岂是少林迎客之道!"
灰衣老者口舌甚是利害,他转头向林中喝道:“藏头露尾,躲躲闪闪,岂是大丈夫所为!”
倾刻,林中走出二男一女。雪公子趋步上前,向少林僧人施礼道:"晚辈路过登封,特来拜见少林众位大师。”
三僧躬身回礼,空见大师道:"谢过少侠,三载不见,公子丰姿胜昔!"
雪公子尚未回话,只见眼前灰影一闪,灰衣老者己站在原地,手中抓着一团面膜,长声笑道:"本是女娇娘,却要扮成奇丑女子,岂不扫兴之极!”
众人一看,雪公子身傍,红衣女子修眉如画,面若桃花,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盈盈秋水,甚是美艳动人。
全场的人都惊呆了,尤其是雪公子和她朝夕相处三载之久,今日才看到了她的真面目,激动的道:"莫姑娘……"
三僧双手合十齐道:"阿弥佗佛!"
灰衣老者转向黄龙真人道:"道长前来少林也是为了此经?"
"贫道只是想借书一观。”
"借书一观?说得好听之极。你神仙教何德何能?竞想称霸天下,一统江湖!岂不是痴人说梦!哈哈……哈哈哈。”
"你……"黄龙真人怒道:"贫道敬你是前辈老者,你却对本教竭尽诽谤,尔意在何为?"
灰衣老者甚是踞傲,道:"拿出点神仙教的真功夫出来,再跟老夫说话!”
"好,贫道就来领教高招。”黄龙真人气得脸青面黑。他不待灰衣老者回答,一掌拍了过去,掌风倏忽,恨不得一掌击毙。
那灰衣老者身形一闪,左掌虚按,右拳下击,正是那少林罗汉拳第一招"上山伏虎"。虽和空澄所使招式一模一样,但见劲风飒然,有开碑裂石之烈,空澄岂能相题并论!
黄龙真人见来拳猛恶,身子一弹,冲天而起,捷如大鸟,头下脚上,一掌拍向灰衣老者的头顶百会穴。
"好贼道!”灰衣老者举掌上击,黄龙真人不敢对掌,半空中强运一口真气,身子横移,飘出丈许,落在地下道:"老头,休得张狂,山不转水转,……”他跳上马背,领着神仙教人众纵马而去。
灰衣老者仰天长笑,笑毕,怀中取出"易筋经”抛向空见大师,身形晃动,早己无影无踪。
"阿弥佗佛!"三僧齐喧佛号。
雪公子三人从林中牵出马匹,告别少林三僧,下山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