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4、孙中山的长处;“支那”的起源;《大唐西域记》…

“因此,有资格参加国会两院议员选举的选举人极少…1912年12月,众议员选举举行时,中国全国人口估计有40680多万人,但参加投票者仅4293.3992万人,占总人口的10.5%…”民国学者最后说。
…
为争取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尽可能多的席位,宋教仁同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联络,将五党合并为国民党(第五党是同盟会)。
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举行成立大会…会上选出理事9人…宋教仁得票仅次于孙中山和黄兴…孙中山被推为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担任代理理事长…由于孙中山几乎不问党事,国民党党政实际上掌握在宋教仁手里。
“我不是不问党事,我一直在说党的事情,但是,他们不听我的…”孙中山说,“他们虽然选我做理事长,但是…他们实际的领袖是宋教仁…”
“孙文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十数年来,一直坚持推翻帝制…在这一点上,没人比得上他…”一位革命党人说,“他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孙文:指孙中山…
“但是,他的办事手段实在不敢恭维…”革命党人接着说,“他筹划的起义,都失败了…还牺牲了大量同志…由于不得人心,筹不到钱,他自己掏钱给我们买武器…”
“他的做法虽然感人,但是…是不可取的…”革命党人继续说。“中国革命要是靠他的话…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武昌起义,各种大小战斗,南北议和…孙文不参与具体事务情况下,事情进行的反而比较顺利…”革命党人最后说。
“我们在付出极少伤亡情况下,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另一位革命党人说,“孙中山要是参与进来…和谈没那么容易…”
“要是打起来…会死很多很多人…”革命党人最后说。
…
从1912年夏天开始,国民党实际上掌握在宋教仁手里。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得尊,号遁初,一作钝初、敦初,别号渔父,化名犟斋、宋錬(liàn)、中岛等…
…化名:指某人为了使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用假的名字…
光绪八年(1882年),宋教仁出生在湖南常德市桃源。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岁的宋教仁进入私塾读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7岁的宋教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宋教仁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翌年(第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宋教仁…宋教仁常与同学议论时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宋教仁结识黄兴…宋教仁和黄兴成为挚友。
1903年11月4日,宋教仁和黄兴,刘揆(kuí)一、陈天华、章士钊(zhāo)共同成立华兴会…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
不久,华兴会发动长沙起义…
…长沙起义:见《民国292》…
长沙起义失败后,清兵搜捕华兴会人…宋教仁逃往日本。
1904年11月,宋教仁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
在日本期间,宋教仁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兴趣…宋教仁广泛阅读了欧洲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书籍…宋教仁还翻译了各种文稿…宋教仁翻译的文稿有《日本宪法》、《俄国之革命》,《英国制度要览》,《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各国警察制度》,《世界史年表解》,《俄国制度要览》,《澳大利、匈牙利制度要览》,《比利时、澳匈国、俄国财政制度》,《美国制度概要》等等…翻译书籍时,宋教仁系统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当时世界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制度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虽然人们把我的工作称为‘翻译’,但是…我其实是在学习…我学习时,顺带翻译了这些书…”宋教仁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宋教仁创办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8月,宋教仁支持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其司法部长…宋教仁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支那: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
“‘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翻译成‘支那’。同为印欧语系的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后来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来自这个语源…《大唐西域记》就有一段记载: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hē)至那国是也。’…”民国学者说,“日本僧侣空海曾于804年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因此可以推断他书中的‘支那’,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以后一些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在一段时期内,‘支那’是对中国汉人的敬称…”
“‘支那’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不过那时中国的正式国号是‘大清’,所以日本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把义和团事变称为‘北清事变’…” 民国学者接着说,“但是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日清战争’称为‘日支战争’,把中国话称为‘支那语’…”
“日本人不称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而称‘支那’,那时的中国汉人,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家,对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几分感激…”民国学者继续说,“那时中国汉人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因为日本暗中支援中国革命,所以一时间日本成为中国革命家的乐园,同盟会、光复会等组织都是在日本组建的…”
“1907年春天,宋教仁到东北,联络当地反清武装力量…宋教仁正准备反清时,得知日本正在密谋侵吞中国东北领土。
请看下集《民国385、《间岛问题》;宋教仁写书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破坏既始,建设必须随之”…》”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
欢迎关注公众号“人性的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