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系列表情包,配文就是日常的灵魂发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要不要点外卖?虽然这表情包是一个调侃,但仔细观察一下,就发现这些问题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据统计,人平均每天要做大约200多个跟往嘴里塞东西有关的决定。比如桌上有包小零食,要不要吃一点?同事们在点下午茶,要不要一起拼个单?外卖收到后,先从哪个吃起?这些决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吃不吃?吃什么?怎么吃?
那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吃饭?
1、因为生理饥饿。
这是最常见的理由,肚子饿得咕咕叫,血糖低得心发慌,就会十分急迫地想往嘴里塞点东西。这种饥饿感是天然的,是身体用尽能量时发出的重要讯息,如果血糖下降时,没有及时补充食物能量,还会感到头晕和焦躁,坐立难安,集中不了注意力,比如中午下班之前的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无心工作,光顾忍这种生理饥饿了,怕饿的人,体验最深刻。
2、看到食物。
有时候刚吃过饭,往沙发上一坐,看到茶几上还有一些小零食,就不自觉地打开吃了起来。或者看到美食图片或者闻到香味,也能诱发出一种饥饿感。比如看美食视频,看着看着,就会特别想吃东西,有时候闻到邻居家炒菜的香味,也会有种想吃点什么东西的感觉。
3、社交压力
有时候我们吃东西是因为大家都那样做,比如跟朋友去逛街,你不饿,但是有人提议喝奶茶吃点心,为了不想显得不合群,你也会点一份。又又比如去别人家吃饭,因为全部人还在吃就不好意思先放下碗筷,或者是被热情的主人劝说之下多吃。
4、情绪压力
当悲伤、焦虑、无聊、疲倦等负面情绪出现时,特别容易把高热量食物当成自我安抚的工具。比如过年去亲戚家,一屋子人坐在那里,当他们在闲聊时,我觉得特别无聊,又不好意思玩手机,就不停地吃桌子上的各种零食。平时我几乎不吃零食,因为不喜欢,但是在无聊的状态下,不自觉的就吃了不少。虽然我们想通过食物来安抚心情,但是有时却发现:吃完之后,心情不但没有好,反而会因为担心吃多了影响健康而焦虑。
一日三餐,也算是每天的一件重要事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无意识进食,但是对有控制热量和糖分摄入需求的人来说,知道自己为什么吃可以更好地控糖。此外,还可以用正念饮食法来更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这在《学会吃饭》这本书中,有详细地提到关于正念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所谓的正念饮食,就是在进食时专注于通过食物打开味蕾、胃和身体的觉知。
大致的方法为:先让食物在嘴里充分接触,打开味蕾,然后去感受胃的情况,吃几口,感受一下饱了没,再吃下一口,当感受到饱了之后,马上停止进食,可以简单概括为:慢慢吃饭,饱了就停。
看完这本书之后,去试了一下,刚开始是慢慢吃,细嚼慢咽,觉得今天的饭很香,口感软糯,青菜鲜嫩,清脆爽口,感觉没吃多少就饱了,最后看到盘里还有菜,心里想“这么新鲜的菜不吃完多浪费”,又继续吃,结果吃撑了。看来正念吃饭没那么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