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是在来去出差的飞机上读完的。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确有许多感触。越来越觉得,我们内心很多的问题就是不诚实,对自己不诚实,对孩子不诚实,对他人不诚实,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接受现实,用各种理由、借口来圆谎,最终只能越来越不快乐。
李雪说,“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父母经济富裕,关键是父母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如果经济受限,父母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需求我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目前的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你”。但很多父母不肯简单地面对真相,而是通过批判孩子的欲求,把内疚和羞耻感转嫁出去,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更悲剧的是,即使在经济并不受限的情况下,父母习惯性的打压、评判依然存在。”
很多时候,家长打着各种“为孩子好的”旗号,不让孩子这样,不让孩子那样,其真实目的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的各种“方便”?因为只要把孩子训练成“听话的乖孩子”,那么就能一劳永逸,不用在和孩子的需求“讨价还价”中“浪费时间”,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孩子就可以乖乖地“该干嘛干嘛”,岂不方便?
我们有没有有试着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和判断的人来平等对待嘛?有没有试着蹲下来认真听听他的心声,好好和他说话?有没有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他的感受?有没有试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孩子说一说,听听他的想法和意见?
没有,从来没有这种念头。是怕一旦这样做了,大人的权威就会荡然无存?怕一旦放下身架,自己的高大形象会瞬间变的矮小?怕一旦开了口子,自己再也无法随心所欲控制孩子了?
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不诚实,不能直面自己的弱点,自己的劣根,只能用虚张声势的盔甲来伪装自己,装得像个大人,装得无所不能,装得无所不知。当孩子有一点点有击穿“盔甲”的势头时,赶紧用大人的“权威”把他们打压下去,用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各种“为你好”。
宫部美雪的大作《所罗门的伪证》的封面上有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再完美的谎言也只能掩盖伤痛,唯有残酷的真相才能治愈心灵。跟着故事中的孩子们在探究同学柏木卓也的死亡真相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年人、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既不能正视自我,又不能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只用自己的自以为是、傲慢来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带来的只能是累累伤痛,却还妄图继续用谎言遮羞避丑。
就像《琅琊榜》里的冤案。奸佞的阴谋和皇帝的猜忌“一拍即合”,奸佞制造冤案,皇帝负责相信,似乎心安理得。人人避而不谈,但创伤犹在,无论承不承认,冤案就在那里。梅长苏做的就是掀开看似“完美的谎言”,要用“残酷的真相”让皇帝承认,你错了!
李雪说,“父母无须完美,每个父母都有坏习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有自己的原因,并愿意为此负责,这并不影响和孩子彼此尊重、相爱。”
诚实地面对自己吧,诚实地看看自己弱点和缺点,诚实地看看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不要在别人的身上找原因、找理由,好或不好,诚实面对,坦然接受,才有机会用心修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吧,爱上不完美的自己吧,这样,才有可能卸下伪装的盔甲,拥抱更好的人生,为孩子,更为自己。
诚实,是最好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