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口气把《邓小平的故事》这本写给青年人的小册子读了一遍。能一口气读完的书,就足已说明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看起来不觉得累。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伟人,都是能认真地完成一些最平凡的事,心中却有一个坚定的信仰,用信仰来驱动自己完成使命的人。邓小平主席的信仰就是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最近在学习华杉老师的孙子兵法,战术原则中有一篇名叫虚实篇。这一篇是华老在整部兵法中最喜欢的一篇,李世民也曾评价:我看的兵书里,没有比孙子兵法更好的。孙子兵法里,没有比虚实篇更好的。用兵的人,懂得虚实所造就的形势变化,就能无往不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虚实。虚实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以实击虚。第二是敌人有实有虚,我也有实有虚,而不是说敌人虚,我是实。我要如何把自己的虚藏起来,让自己的实来面对敌人的虚。第三是如何做到实,是用虚来换。
那我为什么要讲这么一篇兵法了?因为我在《邓小平的故事》中学习到,邓小平主席的许多战略与战术都与这篇兵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个故事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就有学,讲的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这一战略是由防守型改为进攻型。邓小平主席说:“我们好像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在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的担子愈重,为兄弟联减轻压力就愈大,对全局愈有利”。
这场战争有实有虚。虚就是:共军没有后方的补给,恶劣的环境,兵力悬殊大,敌军大概20多万,我军号称12万大军,最重要的一点是牵制住敌人。实有三点,第一减轻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第二点,威胁到国民党的心脏,武汉和南京。第三点,建立根据地,为后来的战争打下战略基础。
那邓小平主席是怎么把自己的虚藏起来的了?于是,我们看到了,邓小平主席那字字千钧的9字简短动员令:“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我们看到了,在国民党30多个旅的围困封锁下,刘邓两位首长带头纺纱织布自力更生。我们看到了,为了整肃军纪,公开枪毙犯法的战斗英雄赵桂良,震动了三军,感动了百姓。最后,跃进大别山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百万大裁军
第二个故事就是邓小平主席裁掉百万大军。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间,在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员100万。世称“百万大裁军”。
在当时那么个战事频繁的年代,居然敢做出这样的决定,那真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这个战略也有实有虚。虚的方面:国家经济还处于落后水平,而每年的军队费用很高。实的方面:有两点。第一点,减掉100万军队人员,让他们去搞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第二点,为世界人民做出榜样,爱好和平。最重要的是,邓小平分析到,只有经济强了,国家才能强,才能更有钱搞更先进的武器。
出访日本
第三个故事讲邓小平主席出访日本。也就是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踏上日本国土,对日本进行正式的友好访问,成为首位访问日本的我国国家领导人。
出访日本的目的是参观与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的,增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当时,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有位记者问到有关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会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邓小平主席却回答道:“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我们叫法不同,双方确实有不同的看法,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我们这一代缺少智慧,下一代比我们聪明,一定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这一回答令全场的记者折服。
这场较量也有实有虚,邓小平主席很好的运用了以实击虚。没有忘记他来到日本的初心,并赢得了日本人们的尊敬。
以上的三个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邓小平主席是多么的有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就是我调动别人,让别人到我这儿来。不致于人就是不要被别人给调动,以我为主,以他为客。时时掌握主动权,这也是虚实篇中讲的一种方法论,也是我们做事的核心。
我与伟人有段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