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油是一种生长在田间地头可供人食用的植物,至于具体学名不甚清楚,我们当地都叫她米油。她每年清明前后从地里面开始冒出来,她生长在草丛中,个体小小的,不仔细看很难与其他花草分辨。她的生命力极为顽强,有的一个根系可以长出十多个花朵,成熟后呈黄色,这是她最耀眼的时期。
美味不过“米油”粑记得小时候还流传着一首关于米油粑的童谣,只是现在不大记得了。大概意思是说这种粑很好吃,每到这时,家里会做一些,再去买些肉,准备些好菜,把亲家请过来,一起商量关于两家儿女之事。
小时候在家每年都会到吃米油粑,外出求学后基本就没吃,更没看过。好在毕业后这几年每年都会吃到老妈亲手做的。可每次我或者老姐向老妈提议做米油粑时,老妈就会说一句:“你们这是肚子里又有崽了吧,嘴巴又好吃了,只有那些怀了小孩的人才会想着吃这些。”嘴上虽这么说着,但行动却出卖了她,要知道吃米油粑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首先要去田坎上寻找一番,找到后一个一个的采摘,由于体积小采摘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再把其中的杂草挑出来,清洗干净,用压力锅把她们熬煮一番,直到煮烂为止。其次将她们和用大米磨成的粉均匀混在一起,用力揉搓。老妈说这既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揉搓没有一番力气是不行的,在揉搓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干湿度,干了在蒸的时候容易开裂,湿了吃起来会粘牙。粑好不好吃关键就在于此,揉搓的越到位,吃起来就越有嚼劲。再次将揉搓好的粉团用手捏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球形,放入锅中进行蒸煮,当看到水蒸气大量的从锅里面冒出来时,说明粑已经熟了,可以开始捡起来吃了。在捡起来之前,会挑一个试吃,一般会用筷子把它分成两瓣,看有没有熟透。这个粑也是有讲究的,只能一个人吃,是不能给其他人吃的,说是另一个人吃了以后很容易生气,因此叫“气粑”。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真假,但猜想可能是因为这个粑是第一个出锅的,此时锅里面的蒸汽最大,怕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老妈常说“斗米(据说有十斤)粑,不经拿。”每次做了粑,都会给左邻右舍送一些过去,大家共同分享这劳动成果,也是彼此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
于是乎,几天前就和老姐约好了周末一起回家做粑。刚出锅的米油粑,看起来就是一种享受,吃起来更是一种美味!
美味不过“米油”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