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尹建莉在书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生意做得很好的妈妈,却苦于无法引导孩子好好写作业。
她掏心掏肺,几乎天天监督孩子写作业,可孩子却对此深恶痛疾,常常完不成,成绩一直是班里倒数。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尹建莉听到妈妈催孩子写作业的话,瞬间明白了:
「你已经欠数学老师三次作业了,还欠着英语老师两次作业,今天再不写,欠得更多了!」
提醒孩子写快点,这倒没什么问题。
但妈妈这样的方式和语气,只会让孩子觉得——作业是老师的,不是我的。
而且,孩子还会觉得——我完不完成没关系,反正有妈妈会催我,不怕。
之前,我也踏进过类似的误区。
比如儿子上学要迟到了,我干脆帮他整理好书包,回过头再说他,他却一脸「理所应当」的嘚瑟样,气得真想打他。
自从学习了「自然惩罚法则」之后,我决定学会放手。
有次,到了睡觉时间,儿子仍沉浸在玩乐高的专注中,英语作业一个字都没动。
我也不催他,简单提醒他「该睡觉了」就转身回屋。
第二天,他因为没有写作业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不敢再玩了。
出门上学也是,我会提前告诉他,如果 7 点还没准备好,我就没办法送他上学,到时候他只能让奶奶带他去坐公交车,这样就很容易迟到。
刚开始,他不为所动,依旧磨磨蹭蹭,我也没再催,到点简单跟奶奶交代几句后,我就挥手说拜拜了。
那天,儿子果然迟到了,被学校记迟到后,动作明显变快了,竟然开始催着我出门上学。
有句谚语这么说:智慧来自经验,而经验来自失策。
自然惩罚法则,就是让孩子亲身体验磨蹭的后果,为此付出代价,吸取教训。
从而不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调整自己的节奏,掌握正确的做法,不断自觉快速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