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儿子上学前:“妈妈,我上学去了。”:”祝你在学校过得愉快啊!“”也祝妈咪上班愉快啊!”:”儿子再见!”“妈妈再见!”每天,在儿子的祝福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心里满是喜悦。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妈妈,我回来了。”“儿子辛苦了!”“妈妈辛苦了。”“在学校怎么样?”“不错啊,今天我数学课被老师表扬了。”“妈妈您工作顺利吗?”有时候我也会告诉儿子我们单位的一些趣事。从儿子给与的体谅与理解中,我将一天的烦恼抛之脑后。
晚上睡觉前:,“妈妈,我永远爱你,晚安!”“儿子,:妈妈永远爱你,晚安!”每天,在儿子暖暖的祝福中安然入梦,真的感觉很幸福!
儿子每天的问候和祝福,就如春风拂面,会让我内心涌出无限的欣慰,同时也深感庆幸,庆幸自己最初坚持。
儿子出生后,一直是他姥姥和我在家照看,儿子半岁,我休完产假准备上班。记得上班第一天,我推着自行车给儿子招手再见,儿子可能不懂的上班的意义,也不知道妈妈上班要半天不能回来,所以,儿子在姥姥怀里没哭也没闹,我顺利的出了家门。下午上班时儿子在午睡,也没有状况。
第二天,我推着自行车准备出门,说:儿子,妈妈上班了。儿子看到我要离开,便哇哇大哭,人虽然在姥姥怀里,整个身子却似乎要从姥姥怀里挣脱,双手伸向我,儿子一哭,做妈妈的便心软、心焦,我停下自行车,又抱起儿子,等的他不哭了,把他交给姥姥,可是他看着我推着自行车往外走,又开始哭,眼看着时间来不及了,没有办法,这一天我在儿子的哭声中去上班。
第三天,我妈妈说,趁孩子不注意,你赶紧上班去吧。作为知识女性,育儿书籍看了不少,心理学也学了,在这个问题上,我知道,妈妈不声不响的离开,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恐惧感。虽然孩子不会说话,却会给他的心里留下阴影,会成为母子关系中诸多问题的起因。如果离开的时候告诉他:”妈妈上班去了,下班后马上回来“,这种仪式感他会逐渐习惯、接受、明白,妈妈这种不得已的离开不是抛弃他。因此,尽管儿子还是哭,我还是坚持上班前与他话别。在他的哭声中出了家门。
说实话,听着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也有疑虑在脑海中跳出来,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是,对心理学知识的信任,让我很快将这种疑虑消除。为了让儿子尽快接受我上班的事实,也让我少听到他牵肠挂肚的哭声,每天上班前,我都先抱他一会儿,或者和他玩一会儿。然后再说:”妈妈上班去了,家家再见,“虽然他还是哭,在他的哭声中,我给他招手:”家家听姥姥话,妈妈下班马上回来。“下班回家我第一时间把他抱在怀里,再和他说说话或者玩一会儿。
大概第七天的时候,上班前当我再次说:家家,妈妈上班去了。儿子撇撇小嘴,依然想哭,但是没有像原来那样大哭,这时一个好的信号,我赶紧笑着表扬他:家家真乖不哭,妈妈下班后马上回来啊,家家和姥姥在家好好玩啊。这时,他姥姥摇着儿子的胳膊说:家家给妈妈再见!从那天起,我出门上班,儿子便再没哭过,经过了那天,我知道我和儿子一起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
可能有的家长会嗤之以鼻,认为只有半岁的孩子,那么小,连话还不会说,懂得什么?其实我觉得,上班前与孩子话别,不单是防止孩子因为分离产生被抛弃的恐惧感,更重要的是,这种直面孩子的做法,这种与孩子话别的仪式,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一粒礼貌和尊重的种子。母亲温柔的话别和温暖的怀抱,是对礼貌和尊重的最好诠释,这种诠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子,促使他心中礼貌和尊重的种子发芽。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有了语言能力,我每天上班前的话别仪式,已经变得愉快而温馨:家家,妈妈上班去了,家家在家听话,再见!儿子腻在我怀里,亲亲我抱抱我,然后和我说:妈妈再见。
儿子两岁的时候,我每天下班回家,儿子都是抱着一双拖鞋跑过来,然后让我坐下,给我换上。啊,幸福的感觉真的是满满的。
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上班期间他会在姥姥的帮助下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想你。这时候,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儿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那么长时间看不到妈妈,内心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想念。好在,每天我都告诉他,妈妈只是上班,很快就会回家。
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在我们家属院俨然是出名了。无论认识不认识,见面就问好:,即使正和伙伴玩得高兴,他也会停下来,一张灿烂的笑脸对着你喊:爷爷好,奶奶好,叔叔好,阿姨好,叫的清脆响亮,不由得你不驻步,认识的会说:家家(儿子小名)好,不认识的,会问:你叫啥名字?你是谁家的孩子?我儿子总是报上自己的大名又报上他爸爸的大名。人家转身离开,儿子立刻招手:爷爷再见,奶奶再见,叔叔再见,阿姨再见。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儿子的知名度在小区里竟然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
有礼貌的孩子招人喜欢,见面问声好似乎没有什么特别,转身离开也就离开了,可是儿子的礼貌,除了问好,转身离开又立刻给你说再见,出乎意外,让人感觉到他特别的有礼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不得不多给他一份喜欢。儿子自己这种特有的礼貌不是我刻意教给他的,但是我想,一定是我在他心里种下的那粒礼貌和尊重的种子,发芽长大的结果。
2
儿子14岁那年,与我的同学一家三口去大连旅游,那是他第一次在没有我或者他爸爸陪伴的情况下外出。
第一天同学说:今天我们在火车上,我一直在接电话,可能声音有点大了,后来家家就伏在我耳边说:玉兰阿姨,你打电话声音小点儿啊。哎呀,你看,我真是感觉不好意思,以后还真是的注意咧!同学为自己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没有注意让孩子来纠正满是自责。
第二天同学说:家家真有礼貌,我们坐公交车,车上人不多,上来一个提了一筐鸡蛋的老太太,我们都坐着没动,家家走过去,帮老人提鸡蛋,说:奶奶,我来帮你吧。并扶老人走到座位上坐下。同学的言语中透着满满的赞扬。
第三天同学说:你儿子真厉害,郑州去大连除了我们该有十个人,其中四个孩子,你们家家在团里是小明星,导游和家长都知道他的名字,孩子们也和他玩的熟悉。
听到同学这样说,我心里真是欣喜,为儿子,也为自己。儿子在公共场合,能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是我从小就教给他的。能主动帮助他人,正是他顾及他人体谅他人的结果。而他那么快就能让别人记住他,一定是他礼貌周全。
记得儿子三岁多,刚上幼儿园,我带他参加他爸爸同事的儿子的婚礼。
宴席中有一道凉菜:竹签串的肉串,儿子喜欢吃,平时他就特别喜欢吃羊肉串,所以他吃了三串,还要吃。
这个肉串一盘十二串,我们一桌十个大人,加上儿子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正好十二人,应该是每人一串。儿子吃了三串,我和他爸爸都没吃。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也许认为小孩子爱吃,只要盘子里还有,就会拿给孩子,但是我立刻小声问儿子::是不是好吃?儿子点点头,我说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是不是?儿子又点头,我说肉串是每人一串,你喜欢吃,所以爸爸妈妈的都给了你,你已经吃了三串,盘子里剩下的是有的叔叔阿姨还没来的及吃,你要是吃了,他们就吃不到了,所以你不能再吃了。
儿子听说不能吃,虽然没有哭闹,但是明显不高兴,嘴里嚷嚷着:我还要吃,一副不吃不罢休的架势。同桌有和儿子爸爸熟悉的同事也符合说:没人吃了,让孩子吃吧。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别乱纵容孩子,一面接着给儿子讲:你看同桌的小朋友,人家只吃了一串。你不能任性,这么多菜,我们可以吃其他的菜呀!无论我怎么说,儿子却只认准了肉串:我还想吃肉串。
我想了想,终于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儿子,现在我们吃其他的菜,我马上买一盘让服务员阿姨打包我们带回家,好不好?儿子一听有一盘,自然欢欣鼓舞。
儿子吃肉串这件事很小,多数家长可能会不以为然,会觉得我大惊小怪,其实,公共场合本身就是需要每个人克制检点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无外乎吃、喝、玩,让孩子在公共场合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顾及他人的感受,必须从这些吃喝玩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长大了他才会去体谅别人,在别人需要时才会伸出援手。
参天大树不是一天长成的!人的思维观念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儿子的礼貌也不是一天养成的,是从这些琐碎的小事和细节中一点一点积累并强化,逐渐成为他无意识的行为。
儿子今年十八岁了,在公共场合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一群人在等电梯,他一定会按住电梯门,让大家先上他最后上。比如人多的地方,他一定不会大声说话。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彬彬有礼,礼貌仿佛是他的一张名片,让人对他不但印象深刻,同时,也为他赢得尊重和友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