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都在说莫欺少年穷,我不穷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欺负我

都在说莫欺少年穷,我不穷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欺负我

作者: 公子良 | 来源:发表于2016-09-14 22:22 被阅读0次

    说实在的,这是一个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代。

    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的城市主导话语权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处于正常收入线上的人,对于穷人,总是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

    读书时因为不想交伙食费就自己带饭的同学,毕业后来北京打拼把房租到离公司两个小时路程的朋友,你时常会在和别人谈论起这些事的时候啧啧感叹,大概套路就是“这要是晚上没了地铁,打车都得一大百,还不如住个快捷”云云。

    我相信你在这么说的时候是真的在为他们担心的,你也曾经很认真地想过“如何在十二点下班的情况下回到距公司千里迢迢的小窝”,良久无解,索性扯过提包打卡下班,庸人自扰,这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生活水平不上不下,因为父母收入处于正常收入线上所以也就这么死皮赖脸地活下来的我,和我绝大多数的朋友考虑的事情其实和那些无论家境好坏,都在北京拼搏奋斗的朋友们一样:我什么时候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直,我什么时候能在这座花钱的速度远远大于赚钱速度的城市,过上不窘迫的生活。

    很难。无论是对于穷的别人还是不穷的我们,其实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一个月赚四千的想要赚六千,一个月赚六千的在琢磨着八千,赚到了八千就想再往一万挣扎一下,赚到了一万,就会想,啧,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明年的这个时候赚他两万。

    对于大学刚刚毕业,非名校非高材,在这偌大的北京没有北京没有靠山只能靠日复一日的加班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我,在每天高昂的房租的压迫下,我觉得我很难发现比钱更迷人的东西了。

    我想不通的是,已经被赚钱这件事折磨到夜不能寐,每天吃饭睡觉想的都是怎么能把我唯一擅长的写字这件事变成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可观的收入时,我还在因为我只是看起来的“不穷”,受到来自一些人的偏见和误解。

    刚刚到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我只带了两千块钱,从遥远的大东北一路折腾过来,面试排了整整一周,我住在雍和宫边的一家青旅,八个人一间,一天一百块钱。

    第一天面试的第一家,是一家做新媒体的公司,作为一个基本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在这个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如狗的大京城,我几乎要把自己埋在泥土里,我说我什么都能写,钱什么的都好说,加班没问题,我还年轻,我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我不怕。

    我看得出来那个hr对我是满意的,起码在我们进行下一段对话的时候,她对我还是满意的。后来她问我,你是才来北京的吗?

    我说没有,前两天来了一趟,听演唱会。

    她说你听谁?

    我说徐佳莹。

    我以为我们在这个话题上的纠缠会到此为止,正打算找出之前写过的作品给她看看时,她问了我一个让我觉得很诧异的问题。

    她说门票多少钱?

    我当时真的很认真地想了想,并凭借我为数不多的识人功底观察了她一下,自觉眼前这人作为一家新媒体公司的hr,对于年轻人听演唱会这种事应该会理解,于是很放心地讲了实话。

    我说好像是一千块。

    原谅我臭不要脸还将自己当做一个文人的前提下讲出这句“文人敏感”,这只是为了佐证我的感受,但我真的看到她一瞬间垮下来的表情,和带着嘲讽和讥诮的那一声:“真奢侈啊,赚一千块了吗就舍得去听演唱会。”

    我坐在座位上,好像被雷劈中了一样,一向被人抓着现行还能辩解几句的我,在那一瞬间,除了尴尬地干笑一声,我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她随后恢复了正常,我也就借坡下驴和她聊了下去,但是从那一瞬间我就知道,我不会得到这份工作了。

    果不其然,我被“和公司用人条件不符”这种上到私生活混乱下到在来面试之前听了一场演唱会通通适用的理由拒之门外。

    如果这件事还不够典型的话,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九月份的编辑部是黑色的,因为中秋和国庆的连续撞车,我们需要抓紧一切时间把刊做出来,所以从九月份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加班,截止到今天12号,这十二天里我有十一天在上班。

    某天晚上我们都在加班校对,校对完之后要去找美编把自己校对出的错误检查并修改好才能下班。我在校对完成之后拿着稿子去美编房间,看见有一个同事在,我和美编说“我在他后面排队”,然后就去了洗手间。

    回来的时候发现刚刚那个同事已经改完了,现在坐在美编办公室里修改稿件的,是另外一个同事。

    她看到我的时候,还没等我开口,就直接摆出了一个冠冕堂皇我无法拒绝的理由:“你让我先改啦,你家那么近,就等一下吧。”

    可是那时已经十点多了,我家再近也没有到那种除了公司左手边一拐上楼就是的程度,我有点不爽,忍着忍着还是没忍住地说了一句:“我们这总是加班,你家住那么远也不是办法呀。”

    她翻过一页稿子,轻飘飘地说:“没办法啊我这不是穷嘛。”

    我拿着我的稿子站在美编办公室的门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为了更好地表达我的控诉我要先打个岔,相信常年混迹微信写手圈的人都有这么一个觉悟,虽然微信文学圈里的内容来得快去的也快,奈何我记性好。其实也不是我记性好,实在是虽然是内容五光十色,但主题却相似的惊人。各位一定看过什么《努力的人生可能不一定会行,但不努力一定是万万不行的》,《姑娘,只有努力你才能不依靠男人买你喜欢的那个包》,诸如此类的东西。

    或许它们的题目不同,但如果你细细看去,你会发现类似的文章千千万万,套路却惊人的相似。大概讲的就是一个住在离市区十万八千里的姑娘,进了家门没有热水没有WiFi,出了家门没有娱乐也不恋爱,用自己超乎寻常的努力杀出一条血路的辛酸史。

    而在我看来,这些文章的精髓就是把故事中的主人公摆在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位置:他们没有钱,住不起离公司近的房子;他们也没什么能力,所谓的成功都是日复一日加班的堆砌。至于那些聚集在北京的大多数像我一样的人,不算穷,但也绝不宽裕,能在开明的父母的帮助下尽可能地让自己生活的舒服一点,每天也在追逐梦想和钱的路上跌跌撞撞,夜以继日的人,似乎从来也没有在那种正能量读物中出现过。

    或许这种人设才更能满足受众对于“天道酬勤”这句金玉良言的信服,或许只有把一个人按到尘土里,才能证明努力仍然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其实这都没什么,曾经我也被那些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而对我而言,不能理解且不能接受的,是真的会有人,只因为我的不穷,而看不到我做出的那些努力,并且理所应当地剥夺属于我的权利。

    因为你不穷,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可赚可不赚的钱你不需要;你一定不会那么努力的工作,因为你并不缺钱,你贪图享乐能花一千块钱去听演唱会;因为不穷,你家住的很近,所以你加班到十一点没了地铁下班也不要紧,街上出租车那么多,你随便拦一辆也不要紧。

    你要是真的问这些人他们穷吗,其实还真不一定,他们的收入其实完全可以支付得起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或者去听一场自己喜欢歌手的演唱会,他们只是习惯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上,从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一次一次的感动自己。

    社会中其实有这样许多把自己放在穷人阶级的人是件好事,因为这么大一群人拼了命地想要致富想要发财想要买车买房,他们会创造出惊人的财富和价值。不好的地方在于,这群人的小气和自私,很容易发出一些冷漠的声音,让整个社会都感觉到寒冷。

    说穷是因为自己原生环境条件不好,想要改变命运就只能逼着自己更加用力地向前奔跑,接下来很自然地会有“你不穷所以你一定没他努力”这样的结论,也很自然地推导出“既然你家住的近那你晚点下班打车回家吧”,只为了自己能提前一个小时下班还能坐上几块钱就能把自己送到家的地铁,占尽了便宜。

    也不用惊讶这些人的价值观中压根就接受不了演唱会,旅行,包包,各种外设的发烧友,非要买了回家看的纸质书,这些都是享乐的东西,是拼搏的人生不应该有的,都应该通通阉割最好是埋葬掉,要不是家里催的太急其实恋爱这种事也没有任何必要,没有传宗接代的责任谁有时间浪费在风花雪月上,人家可是要加班的人。

    这就是那些所谓穷的人生的副作用,就是极端。不单要成功,还要鄙视一切看起来不穷的那些人,鄙视他们看起来既烧钱又浪费时间的兴趣和爱好,鄙视一切一切他们愿意花钱花时间去享受,而自己享受不到的东西。

    这不是穷不穷的问题,就像之前我同事问我“你觉得一个月赚多少钱能买一件1k+的衣服?”我理智地分析了一下给出了7k这个答案。她说7k哪够,我赚两万都舍不得买。

    我想这样的矛盾就不是穷与不穷的问题,而是价值观和消费观的问题。

    别再用所谓的穷困、辛苦和努力感动自己了,加班到十点下班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回家,看着原本还明亮的城市一盏一盏地黑了下去,这固然能让人感动,你却不知道在你被自己的英勇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已经卸完妆洗好澡,敷上面膜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看完了一章喷着油墨味儿的小说。

    那些打着我穷我有理的旗号一边仇恨富人,一边名正言顺占着那些不穷的人的便宜还得捎带着踩上几脚的穷人们,我也承认钱很迷人,但生活中总归还是会有更加美好的东西值得去追求的。勤奋一阵子,懒散一下子,挣扎一阵子,休息一下子,因为我们都是人,有一点小小的弱点和惰性,真的不丢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在说莫欺少年穷,我不穷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欺负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t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