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南京男子掌掴5岁幼童的新闻上了热搜,起因是两个孩子抢玩具,结果是令人唏嘘感叹。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九月份我女儿在托班的经历。当时,有个顽皮的小男孩老是抢他玩具,搞得我女儿都不愿意去托班了。
我虽然理解孩子之间互抢玩具的行为,但是我也从孩子身上看到了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疏忽的问题。
这两件事,带给我一些思考和启发,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有娃的爸爸妈妈有帮助。
1、教会孩子识别“拍”,“推”,“打”的区别。
抢玩具,在孩子之间确实不好避免,尤其是有的孩子本来在家就比较任性,喜欢抢占别人的东西。
争抢过程中,难免会有推搡等行为,进而会造成孩子哭闹。加上孩子本身年龄又小,不知道如何准确地描述对方的行为性质。
所以,先教会自家孩子识别这几种行为的区别很有必要。比如,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教孩子。
这样,当他受到伤害时,更能清楚地描述给你,你对事情的轻重也会有个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情况,理性客观,酌情处理。
我记得当时我在家将这些相关的动词挨个教我女儿一遍,让她亲身去感受一些这些行为之间的区别以及分别带给自己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然后,又让她尝试给我将各个情况进行逐一描述,模仿(类似于考试一样)。
从那之后,她对这些隐隐约约有了概念,也似乎理解了小朋友之间的行为哪些正常,哪些于异常。
所以,在家将这些先教一遍给孩子。
2、在家对孩子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生存在这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相处。从幼儿园上学那一刻就开始了。
所以,对孩子进行一些社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关于如何面对解决与同龄孩子的冲突这块。
有一句话“你的孩子,你若不教育,社会或他人会替你教育”,我非常认同。
你在家把他当宝疼,可是他出去之后,他就是一个独立个体。
如果犯了错,任性又不道歉,的确可能会让人气愤,至于带来什么后果,也无法预知。
所以,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及安全常识等很有必要。
比如,做错了要懂得道歉,不要随意去抢别人的玩具物品,同时,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玩具,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当别人抢玩具时,要敢于与对方理论,或者告知老师,而不是任由对方欺负。
3、面对孩子受伤,一定要妥善理智处理。
自家孩子受伤,心情难免气愤,情绪难免激动,但一定要注意调节控制。
先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激动也不迟,或许可能是你家孩子不老实在先,被人教训了呢。
通过两个孩子还有老师,了解清楚事实,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如何处理。
比如,是引导两个孩子独立解决,还是需要老师出面调解,还是需要让双方家长和校方,三方面谈商议解决。
切不可情绪上头,气冲冲去他人家兴师问罪。冲动之下,行为难免过激。
面对突发意外,一定要保持理智,切莫极端处理。
4、定期与校方沟通,关心孩子的在校动态。
孩子虽然进了学校,但家长不可对此撒手不管,不管不问。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自家的孩子,自己一定要上心。
毕竟,你操心的孩子只有自家的,学校里,老师要带的孩子,几十个。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关照得那么周到。
所以,时不时,与校方沟通关心一下孩子的在校动态很有必要。
拿我来说,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和我女儿班主任沟通一下孩子在校的表现。
而且,接送孩子,要么我和她爸爸同去,要么轮流接送。且时不时,在班级群里和老师互动一下。
这既能让孩子感到关心和被爱,还能让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的负责。一旦有事情,家校配合起来也轻松。
总结一下,既要适时给予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教育,教会孩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做好作为家长该做的工作,还要与学校做好定期沟通与配合。
最后,愿孩子们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成长。
愿家长们都能做好孩子的榜样,做事考虑到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有需要家庭教育书单的,可以私信加我获取)
祝周末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