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作者: vely | 来源:发表于2015-03-03 23:48 被阅读319次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节日腊八节,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信号。汉族传统上,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

祭灶,就是送灶君上天,向玉皇禀告世人的善恶曲直。

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

拜祖先,扫墓。

用柚子叶来洗澡。

大扫除。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春节。广东俗语称「年廿八,洗邋遢」一般在年廿八进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该日。

贴上春贴、年画、桃符、窗花等新年装饰,有些地区流行倒贴福字:刚识字的小孩子会说“福倒了”,大人们说“没倒”,小孩子会执拗的说“倒了!福倒了”,这么说代表福到了,很吉利。还有些会挂苇索、插松枝。

守岁:传说如果儿女守岁的话,其父母会长岁。

有些地方有卖懒的习俗,即「卖掉懒惰」,例如把面团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征读书时不会离开座位。

放鞭炮(炮仗)。

放烟花。

互相拜年。华南地区的一些传统是初一后辈到长辈处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则回女家拜年,开年,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亲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会在年初四继续。

发红包(压岁钱)。

踩高跷。

敲锣打鼓。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年初三不拜年,广东习俗。年初三又名赤口,传统上人们尽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会到沙田车公庙祈福,转转风车,意喻转出好运,祈求新的一年行好运,老少平安。

不买鞋。广东民间习俗,指农历正月不应购买鞋子(因为广东话「鞋」与「骸」及叹气的声音同音)。但其他地区没有此禁忌,甚至认为「鞋」、「谐」同音,买鞋具有吉祥意义。

吉祥话。春节期间,民众见面都要说恭贺话。例如:恭喜发财、年年有余、岁岁平安、步步高升、大吉大利。忌说不吉利的话,遇到坏事也要说吉祥话化解。

不动刀。中国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不洗澡,不打扫。一些传统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头,也不能打扫,以免洗走或扫走运气。

除旧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财神,传说财神玄坛真君会在这一天下凡,降福世人,故商家多在此日祭拜财神、开始营业。这一活动在华南非常盛行,90年代以来,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烟花爆竹规模已不下于除夕。

相关文章

  • 春节习俗

    迎来了寒假可以说是很兴奋,因为在外面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回来团圆了。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春节习俗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

  • 春节习俗

    实验小学五年级十班 刘晏良家长 春节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小时候的记忆最为深刻,是最快乐的节日。可以肆无忌惮...

  •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

  • 春节习俗

    春节,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背习俗儿歌了,希望我们的传统能够世代相传!

  • 春节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

  • 春节习俗

    祭灶,就是送灶君上天,向玉皇禀告世人的善恶曲直。 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 拜祖先,扫墓。 用柚子叶来洗澡...

  • 春节习俗

    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 有许许多多特别的习俗。比如有:放孔明灯,放爆竹,贴对联,吃糖人……而今天我就...

  • 春节习俗

    贴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

  • 春节习俗

    逛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ym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