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讲一个历史故事,为何对“狱市”慎勿扰也?

讲一个历史故事,为何对“狱市”慎勿扰也?

作者: 顺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3:01 被阅读0次

今天的简书内容不多,讲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然后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再想想与当下哪个热门话题可以结合。“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了这件事,告诉门客赶紧整治行装,“我将要入朝成为相国。”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召曹参。曹参离开,嘱咐他后任的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和市集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狱市和市集,是善恶并容的地方;如果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

狱市,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也。"

汉朝第二代丞相曹参无论是在齐国当丞相,还是到了中央当丞相治理国家,遵循“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都做到了他想要达到的目的,稳定了社会局面,让百姓安居乐业。

狱讼不用多说,是审核与关押有罪之人,也是给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体现了国家刑法残酷与中央王化怀柔并存之道。而集市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底层人们生活交易最广泛的场所,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善恶并存。如果强行干涉,甚至全力打黑除恶,那么这些人无立足之地,势必抱团引起动荡;小则混乱,大则暴乱。那么有人会说,那就不管恶人了吗?不是不管,是在集市这样的地方,要留给下层人民生活足够的空间,各色人等长期相互交易达成的默契规则,有个平衡的江湖秩序;不到万不得已,官方不用强行干涉。

这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理解不到,这就是民生。如果官方强行干涉,或者有外来势力夺走了他们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计,底层人民自然是难以生存,那么结果不可想象。民生是根本,直到今天的中国,即使是帝都的北京,集市依然存在着;卖花鸟虫鱼,蔬菜水果,各种经商活动等等。即使当今时代的互联网线上化那么发达,在线购物越来越便利;但线下集市还是聚集着各色人等,这是中国千年来的民生之一。线下市集不是想取代就应该取代,通过互联网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但背后的千年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政治需要要深究。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根本,如果哪一方面出现了重大的问题,那么严重的后果谁来承担,残酷的代价谁来买单。

不能再多说了,能理解本文的欢迎留言互动,不理解的请一看而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讲一个历史故事,为何对“狱市”慎勿扰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zb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