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课堂之变
9月21日,虽是周末,但仓山教师进修校附属第一小学阶梯教室内聚集了不少热爱学习的教育人。大家一起聆听了王绪溢博士的讲座《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我有幸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一、 教师之变
讲座伊始,王博士抛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老师:你在课堂上教多少学生?①全班②1/2③1/3 ④不知道,然后利用反馈器,让老师们进行选择。大多数老师都选了①全班,但事实确实如此吗?实际上,有些学生不用教已经会了,有的教了还不会,教师真正只教1/3学生。王博士指出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师要改变惯性的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方式,学会少讲,课堂上讲的时间控制在15%以内,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对话、互动、思考,让学生教学生。教师借助来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理解、判断、选择等的数据,及时调整、优化教学,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249/be0ee49a0578dae8.jpg)
二、学生之变
王博士指出“学生中心”是数字时代所应具备的课堂风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所有活动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学生通过IRS反馈器、平板等数字终端,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做出积极的响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同伴之间借助小组进行充分地互动:积极地讨论、表达,认真地倾听,互相协作学习,在个人自学、小组协作的基础上,逐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模式之变
印象最深的是王博士播放的那节来自台湾吴博士主教的音乐课,一节以音乐学科为主轴,融合了体育、美术、数学等六个学科,学生主动参与,乐在其中。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完成一份份创作成果,展现素养。这节课让我惊叹学科间还可以这样无缝融合。课堂可以如此多变,如此活泼,如此有趣,如此精彩纷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249/91a9d64d82d50cdc.jpg)
四、教学评价之变
以往的传统教学追求答案的标准性、一致性,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路线走,一旦学生偏离,教师就想尽办法把他拉回原有轨道。而数字时代的课堂,评价则有无限可能。可以借助hiteach的评分功能,让学生互相打分评价,并思考打分的理由。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不断修正错误,学会正确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教到学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将跟随着王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用心尝试,助力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