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第一,第二章,我们都认识到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坏毛病自我,我们总是以我们自己的感官来回应孩子的感受,我们都忽略了,孩子也是个体,也有自己的感知系统,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感同身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更亲近孩子,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要真正与孩子共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内心,孩子需要的是接纳和回应,而不是建议。家长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我们也认识到,要想与孩子合作,我们必须先改掉自身那种带着责备、谩骂、说教、警告、命令等等甚至威胁的话语,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互相尊重才是合作的开始,我们要试着用简单的言语说出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我们的看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责任心。当然,我们也不是让孩子言听计从。那就变成机器人了。我们只是想找到一种语言,建立情感的氛围,培养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健康成长。做为父母,我们更应当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尽力做到言出必行!
还有很关键的是父母家庭教育理念一定要一致,爸爸缺席的教育一定是有残缺的。妈妈一边终日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爸爸在一边捧着手机,事不关己,这样永远教不了孩子~
我们有一个困惑,就是当他们的感受,情感引起我们的焦虑或生气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