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最火的国产电影非《后来的我们》莫属。暂且抛开退票风波不说,为何一部透露着浓浓文艺风格的爱情电影会突然变得这么热门?
一首《我们》被直接送上网易音乐的热门榜单,无数人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回忆故事。就连早就结婚生子,平时只爱晒娃的同事都在朋友圈里转发评论《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的文章。
一部电影仿佛一夜之间让本来生活平淡如水的人都变成了那个有故事的男男女女。虽然有影评文章指出奶茶的这部作品是存在一些硬伤的,比如男女主角的职业设定不太符合现实,一个在北京做游戏开发的程序员不可能落魄到去住群租房,一个在十年前就开始卖房子的姑娘也不可能把生活过成那么不堪的样子。
但这些对于逻辑上的评判并不能影响观众的情绪代入感。今天看到一组数据统计,说《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的票房在五一期间已经达到9亿了。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当很多大牌的导演在费尽心思想要扩大国产电影的题材范围、以及拍摄技术,当各路制片人千方百计想要引进顶级好莱坞团队,似乎追赶美式大片制作水准的时候,票房的数据一次又一次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也许观众根本不想要看什么酷炫的大片,也许他们只是想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故事。有位日本导演斋藤工说过:电影的本质是一种链接。
这种链接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往深处挖掘会发现,它链接的最根本的还是人的情感开关。如果找到了触发人情感开关的钥匙,那就能吸引观众成群结队走入影院。
我没有去查《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筹备开拍的时间点,但它的火爆跟年前《前任3》这部电影的热度延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都是在怀念一段逝去的感情,同样都是在面对明知存在遗憾但又无力挽回的感情而表现出的纠结和痛苦,不一样的故事,却在调动着类似的情绪。好像“前任”变成了爱情片里的致胜法宝。
可为什么“前任”的话题总是经久不衰,爱情故事里可描述的情状那么多,关于前任的讨论总是没完没了?他/她为什么让人那么执着?
如果真要去寻找理由的话,可能搜集过来的答案会不计其数,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可是如果总结的话,期间毕竟存在一些共通的点。
对于大部分来说,之所以回望前任,是因为在那段经历里投入了自己太多的感情,付出的越多越放不下。与其说是在怀念前任,不如说是在怀念那个在爱情中没有太多杂念、单纯而勇敢的自己。
毕竟人总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更习惯于计较利益得失,看上去事业和生活越来越好了,事实上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懂得。前任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上心里的那片白月光。
有种说法是:不是前任忘不了,而是现任不够好。能够把对前任的感情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藏在心底,并继续过好自己生活的人,是难得的,也是幸福的。还有一种人是一直不满于现状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心里不停地怀念前任的好,奢望着如果有一天两个人可以复合,让那个已经事业有成、过得更好的前任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心态才最可悲。
哈佛幸福课的有个章节讲到:幸福的前提是相信改变。往往总是习惯于陷入过去的记忆出不来的人,也总是很难相信改变的力量。在心态上会把自己设定为弱者。他们宁愿相信前任会一生一世爱自己,宁愿幻想着有一天那个记忆中的他/她会抛弃既定的生活回来寻求复合,也不愿意付出努力,让自己走出那个虚幻的设想。
因为想象很容易,但是去行动,去改变是很难的。这不是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对着故事哭完回忆完就可以的,是需要付出心力、精力和脑力的。而人的一个天然属性决定了人并不喜欢理性,而是偏爱感性,而且是偏爱不动脑子的感性。那结果自然是一部电影打开无数痴男怨女的情绪开关,统统贡献给票房。
也许有人说,这篇文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遇到同样的事情,难保不比别人更脆弱。当然人都是有感情的,也都是有情绪的,如果遇到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也会感到遗憾。可是这种遗憾的情绪只在事情发生后的那段时间允许自己难过和痛苦,允许自己的情绪放任就行了。真的没必要被一次次放大到一个被人人讨论的热门话题上。
从年前的《前任3》影院现场女子失声痛哭的画面流出到现在朋友圈陷入集体怀念《后来的我们》的片段,这种消费“前任”情绪的现象有点儿过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