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一些朋友昨天突然打电话邀我出去吃饭,我本是想婉拒的,可经不住几个人轮番上阵,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结果,到了准备出门的时候,心里居然莫名产生了几丝紧张感。
这么想来,自从上了大学之后,至少有两三年没有同他们在线下聚会过了。
平日里都是线上聊天,所以好像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过,不仅仅是我个人,周遭的人群似乎都渐渐变成了这样——埋头于方寸屏幕之间,窸窸簌簌地敲击着键盘,偶尔抬起头,或许只是为了让已经酸痛的双眼获得短暂的放松。
带着这些杂七杂八的思绪上了地铁,正值下班高峰期,每停靠一站,都会有大批的人群如潮水般涌上来,好不容易才艰难地在缝隙间中寻着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也是借着这个契机,可以清晰地看清身边在站着的人群——即便有口罩的遮掩,依然掩饰不了他们眼神的疲惫与木然,或者有的人干脆就持续把头彻底埋进手机之间,连面貌都辨不清楚。
再次随着人流涌出车门,我赶紧快步向着通往出站口的楼梯走去,即将出站前,我回头望了一眼,大批的人群还用在楼梯两侧的自动扶梯上,扶梯上升的速度很慢,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人都低着头,动作整齐划一。
只有各自的手机屏幕明暗交错。
出站后,没走上几步便碰见了好友们。两三年没见,他们的模样倒没有太多变化,彼此间一眼也都相认了出来。
“走过去吧,吃饭的地方离这里还有些距离。”朋友A 说。
此时夜幕已经徐徐展开了,街头亮起路灯,这样的氛围倒是一天之中我最为惬意的时刻。
似乎也很久没有步行了,现在交通愈加便利,出门便是地铁,下了地铁之后,若是距离目的地仍有距离,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扫上一辆共享电单车。
好像是越来越习惯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了。
我们一群人就这样走在夜色朦胧的街上,不知是谁先聊起了高中时代,话匣便一下子便打开,和预想的拘谨不同,自己很快便融进了氛围。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们正在讨论的话题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恍惚间有种宛若新生的错觉。
就这么聊着,不知不觉也到了预订的餐厅。落座不久,菜肴也都相继呈上。看着满桌的可口美味,这场景似曾相识。
那是高中毕业前在学校的最后一顿晚餐。
也是这般长的桌子,我们几个围坐一起,各自点了食堂里自认为最可口的饭菜,堆叠在长桌上,然后集体开动。
听我这么一说,大家便又引起了一阵共鸣。伴着香气,席间的谈话气氛更为热烈,话题的范围也愈加丰富起来。我这才发现,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身边,不是仅有冰冷的白亮屏幕,也不是所有人,都泯灭了对于生活的热忱与期待。
初进餐厅时,户外的夜色还只是初露端倪的模样,等再度出来时,夜色已经彻底深了。彼此此刻已无需再多说什么,互相简单道别,各自登上了去往不同方向的地铁。
初进餐厅时,户外的夜色还只是初露端倪的模样,等再度出来时,夜色已经彻底深了。
因为在我们的体内,始终有一份温热的血液在永不停息地跳动着。
彼此间的热忱或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也许不再如之前的岁月那般显眼,可是始终未曾被埋没,它安静地栖息着,时代愈加纷繁,它却不含杂质,愈加纯粹。
(写于2022年8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