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择人择篇
从《孟子》看教育(3)

从《孟子》看教育(3)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7:19 被阅读14次

十一、自暴自弃不足取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10章: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成语“自暴自弃”就出自这段话。孟子本章主旨还是讲仁义道德的个人修养。但换个角度看,用来说明教育和学习者也未尝不可。一个普通人不应该自暴自弃,一个在求学道路上跋涉攀登的人更不应该自暴自弃。不仅言语上不能抱怨,行动上也不能抛弃正路而走上歧途。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上攀登而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十二、易子而教,未尝不可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18章: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不焉。”

    面对弟子公孙丑关于君子为什么不亲自教育自己孩子的提问,孟子解释说:一方面,父亲用正确的道理教导儿子,但是儿子做不到,结果便是怒气冲天,父子失和。另一方面,父亲想让儿子学好,但父亲实施家庭教育时,自己的语言行为不恰当,同样有伤家庭父子和谐。针对这样的情况,孟子给出的办法是易子而教。倘若如此,孩子做不到,大人有所包容。大人言行有失,孩子也能多多理解,皆大欢喜。

    十三、好为人师,人之大患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23章: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认为,好为人师是人的大毛病。理由可能有如下几点:一是,我能教育指导你,我就是比你强啊!其实呢,这有可能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二是,时时处处喜欢教训人,显得姿态身份很高大,给人以压迫感。谁愿意天天被别人说教啊。长此以往,一个人就容易自以为正确,从而自傲自大,强加于人,忘记学习,忘记谨慎,忘记奋斗。最终不免自取其辱,灰溜溜而去。古语说“常为心师,不为师心。”所以孟子才说它是“人之患”。此中智慧,值得深思。

    十四、 讲究熏陶,注重引导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7章: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这段话是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我觉得这章一是说教育讲究熏陶,注重过程。贤父兄不是凭空而来的。二是说教育有一个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先带后的效应。师徒结对,城乡结合,手拉手活动,教育共同体都是这个意思。

    十五、深造博学,简明扼要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15章: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回归到简约述其要点。

    这一章,孟子提出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即由博到约,由繁到简,由现象到本质。

    深造就能博学,博学后才能对各种事物详细解说,这才有辨别事物的基础。教育如此,求学如此,很多事都是这样。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博学详说是方式方法,归于简约平和方为目的。

   

相关文章

  • 从《孟子》看教育(3)

    十一、自暴自弃不足取 请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10章: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

  • 从《孟子》看教育

    《孟子》是记述孟子言论的儒家经典,除了阐述“仁政”等核心观点外,也涉及到教育问题,形成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一系...

  • 从《孟子》看教育(2)

    八、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请看《孟子告子章句上》第9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 从孟子看义、利

    孟子和孔子虽都是儒家学派,但是两人因时代、价值观的不同,从而研究出了不一样的知识。 我们知道,欧美国家...

  • 从孟子看战狼

    《孟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最易混淆丢分的教育人物27例!

    人物整理 1.孟子《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育一词连用。 2.许慎《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一词进行解释。 3....

  •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最易混淆丢分的教育人物27例!

    人物整理 1.孟子《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育一词连用。 2.许慎《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一词进行解释。 3....

  • 历史名人教育之路——(4)孟子

    历史名人教育之路——(4)孟子 文:杨庆瑞 (文章1800字,阅读需要大概3分钟) (1) 孟子,作为儒家仅次于孔...

  • 真实的幸福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很有教养,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

  • 从叶问3看亲子教育

    为人父母总会为子女种种而困惑,今天我们从最近热播的电影叶问3里寻找些启示。 1.陪伴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孟子》看教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md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