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代表作《围城》老早就听过,但是一直没想过去读它。因为之前了解书的梗概是这么形容的:婚姻就像座围城,没结婚的想结婚,结了婚的想离婚。我没结婚的时候没有特别想结婚,结了婚也没想过要离婚,所以对这本书并不怎么感兴趣。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偶然间读了杨绛的散文,感觉很对脾胃,又读了《我们仨》,这才勾起了我对《围城》这本书的好奇心。
看完以后才发现,书的内容并不像之前听人说的,单单是什么结婚、离婚之类很无聊的事情。差点就应为别人的评价,错过了一本好书。
如杨绛先生所说,钱钟书的语言是比较犀利的。《围城》是本讽刺小说,书中人物的性格的阴暗面展示显得很真实。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人性的劣根性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书中人物之所以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我感觉是因为我们总能身边能找到一些书中人物的影子,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也会有书中人物的人缺点。
《围城》这本书里,用放大镜把虚伪、市侩、古板、攻于算计等等一系列阴暗性格给读者展现出来。封建大家族、姻亲之间、学校、报社里各个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写得绘声绘色。
作为女性读者,最佩服钱钟书的地方是他虽然是个男人,却能把女人恋爱、婚姻中的各种小心思,各种纠结写得那么真实。觉得这本书几乎可以作为钢铁直男的教科书了。
最喜欢的是书的结局部分。拿那个方渐鸿爷爷留下的走不准的钟说事,因为钟走不准,所以有时差。在时钟显示的时间点的实际时间里(几个小时前),方渐鸿和孙柔佳本来都准备缓和关系。但在钟报时的时间点,两人的关系已经破裂,而方渐鸿正沉浸在对下一份工作的幻想中……
人生往往会陷入追求目标—达成目标—失望—设立新目标—再达成目标—再失望……这样的无限循环之中。
至于如何追求幸福,突破这个无限循环,我个人还是很认同“中庸之道”的。 “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而是说做什么事都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这个说起来容易,做到可真不容易。比如说,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但汲汲于名利也不是什么好事。要想拥有一个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把握好“度”,找到人生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