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和孔夫子
范国强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将释迦牟尼与中国的孔夫子摆在一起,前者名列第四,后者位列第五,二者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差异也仅是一前一后的区别。可以相信,这决不是这个美国佬对二者的偏爱做出的草率排名,而是他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经过对历史事实反复考证和对二者作用反复比较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杰出人物有如后浪推前浪层出不穷,但站在源头的只能是那么几个。毫无疑问,这个美国佬的排名是令人信服的。释迦牟尼自然是伟人,孔夫子自然也是伟人。
有些历史现象往往使现代人感到困惑,比如,在释迦牟尼诞生的时代,据我们了解,诸如孔夫子、老子、柏拉图、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这些历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也都先后诞生。余秋雨先生就断言公元前五世纪是全人类智能大爆发时期,像这样的情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奇了怪了,难道他们真的都是相约而来到人世间的么?
我曾有意识地将释迦牟尼和孔夫子作了个简单比较,发现他们二者之间竟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至少有如下十个共同点:
他们都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降生这个世界,都属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人物;
他们都是各自教派的“开山祖师”,一个是佛教的创始人,一个是儒教的创始人,俨然两座并排矗立的山峰;
他们一个活了78岁,一个活了72岁,都过了古稀之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当时均属高寿;
他们在世时都是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一个到处讲经,广开法会;一个到处讲学,广收门徒。如果要追溯人类社会首开“传道授业解惑”的鼻祖,他们无疑都是自己所在教内的首任教授;
他们的宗旨尽管各自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无疑都是劝善,释门所宣扬的“十善业”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都是在教诲人们要存好心,行善事,做好人,这与当前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没有矛盾的;
他们的学说都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消沉的,孔夫子的学说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视之为“入世”思想,对安邦定国有积极意义。释迦牟尼的学说虽曾被人一度误解为“厌世”,但经一代佛学大师梁启超为之正名“乃入世而非厌世”,终使二者殊途同归;
他们所开创的教派都是历几千年而不衰,尽管前进道路上不乏曲折坎坷,但都幸遇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在当今世界各自都拥有数以亿计的信徒,成为现代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之一;
他们在生前都来不及系统整理自己的理论成果,都是在本人去世多少年以后,其思想和学说方由后世虔诚的弟子们搜集整理得以出版流传,而成为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
他们两人都有幸遇到后代中的“贵人”相助,就是后世子孙的皇帝中都有一个谥号“武帝”的尊崇派:一个叫梁武帝,由于他的虔诚信佛,竟四次舍身寺院为“奴”,佛教才得以在中华继往开来;一个叫汉武帝,由于他的铁心尊孔,竟不惜“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方得以在神州根深蒂固。这是释迦牟尼和孔夫子的幸运,当然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
当然最可喜的,是从佛门和儒门绵延两千多年来发展的漫长岁月来看,都未出现过本教内互相血腥残杀现象,不像其他有些世界性的宗教经常祸起萧墙,血腥不断,至今有些教派内部之间仍然战争不绝。
我稍稍归纳列出了以上十个方面的共同点,相信在专家学者和佛门弟子那里还会系统总结出一些。佛教和儒教之间的关系实在就像是一对亲兄弟,“阿弥陀佛”与“之乎也者”都将会作为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被后世所继承光大,并将世世代代滋润着中华民族。
释迦牟尼和孔夫子,功莫大焉,惠莫大焉!
研究释迦牟尼和孔夫子,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只是理了个大纲。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分支中,佛教和儒教占了两大分支,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看来,对这两位开山祖师及他们各自所创学说的深入研究,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得是我们龙的传人继续要做的一件事情。
(2017·3·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