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全)

《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3-14 22:20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

【原文阅读】

江有汜sì,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zhǔ,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tuó,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译文参考】

        江水决堤又流回,我爱的人别处飞,从此不和我相依。你不和我在一起,将来你定会后悔。

        江水静流积沙岛,我爱的人别处飞,从此不和我交往。没有我的日子里,将来你定会懊悔。

        江水改道流成河,我爱的人别处飞,从此不来看望我。不相逢的时日里,将来你定会哭号。

【字词注释】

(1)江:长江。

(2)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3)归:荣归故里。妇人谓嫁曰归。

(4)不我以:不带我。

(5)渚(zhǔ):水中小洲。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6)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7)处:忧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处’,假借为‘癙’,实为‘鼠’”《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鼠思,忧思也。

(7)沱(tuó):长江的支流名称。或以为与“汜”同。可以停船的水湾。

(8)过:至也。一说度。

(9)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有“狂歌当哭”的含义。一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闻一多《诗经通义》“啸歌者,即号哭。谓哭而有言,其言又有节调也。”啸,蹙口出声,以舒愤懑之气,言其悔时也。歌,则得其所处而乐也。

【诗歌赏析】

        对《江有汜》这首诗的解读有多种。一种说法是这一位弃妇哀怨自慰的诗。她见到丈夫另有新欢,既有哀怨气愤,又幻想将来他会回心转意。有人认为,此为“商妇为夫所弃”之诗。也有人说是一名痴情男子,见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出嫁,依然深情眷恋。笔者更倾向于认同是第一种观点。

      全诗三章。每章诗的开头都是直陈其事,明确写景,用的是赋体。长江有各种不同的支流,“汜”、“渚”、“沱”,都是支流。在被抛弃的女子心目中,这一条条不同的支流可能有他们共同的回忆,可能有男子远离时的方向。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诗中的男子显然是一位薄情郎。在三章诗中,女子分别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诉说男子对她的薄情。“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与”,是行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过“,是有意回避,干脆不露面。他在感情上是如此吝啬,做的是那样地恩尽义绝,其薄情薄意已如画出。

  这样的薄情寡义带给女子越来越深的伤害。不过,被抛弃的女子内心也还是相当强大的。她相信男子将来必定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将在感情上受到自我惩罚,这就是各章结句所说的“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当然,这很可能只是弃妇一厢情愿的假想之辞。事实上,那男子很可能事过境迁,早已经完全放弃这段感情。

        对于理解这首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弃妇的论断日后是否会成为事实,而是隐藏在这一论断背后的弃妇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因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生幸福系于男人身上,一旦遭到抛弃,有如灭顶之灾,所以她才有巨大的悲痛和无奈反映在诗中。女子设想男子日后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其实就隐含了她对于重归于好的企盼;她预言男子今后会承受巨大的痛苦,显示着她由爱生恨的心态。这一唱三叹,极尽缠绵,有软弱,又有期盼,有爱意,又有怨恨,把女子复杂的心态呈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形式整齐,结构严谨,三言句既重章,又叠句,再继以四言句用“跌笔”转意,诗意转折,声韵美妙。本诗用字精审,笔法自然,语言浅近,达到了精雕细琢与自然铺陈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江有汜》学习的反思探讨】

《江有汜》:女子被抛弃还是男子遇失恋

        有人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是男子失恋之诗。诗中几次提到江汜、江渚、江沱,因为这些地方是古代男女相聚之地,很可能也是主人公的爱情策源地。主人公望着江面的熟悉景象,兴起怨望之情,比喻变心人无情无义。

        小伙子曾经在江边与一位姑娘恋爱,可是这姑娘突然嫁给了他人,令他痛苦不已。 随着那个心爱女孩远去的花轿,一瞬之间,世界变了模样,一切挽回的努力都于事无补,苦涩、酸楚、感伤得让人气绝。

        但由于自尊心和特有的坚强性格,使他没有痛哭流涕,哀怨自怜,而是以自负、自信来安慰自己,心想:“她一定会后悔的!”诗中反复念叨“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正是他内心放不下这位姑娘、深陷痛苦而不能自拔的表现。主人公由感念而至啸歌,形象而细致地表现了他的强烈情感。

      这种以自负、自信而自慰的男子失恋心理的表现,不仅在“三百篇”中,就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很少见的。无论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本诗写得结构递进起伏,情感丰富变化,因而能够感人至深。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的弃妇诗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样的心声古人唱过,今人依旧在唱。这是天下恋人的心声,但更是女人们的强烈渴望,她们期盼能够遇到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拥有他一心一意的爱情,两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们总是希望美好的爱情最终都能够走向幸福的婚姻,但婚姻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的爱情能修成正果,男女主人公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可相爱容易相守太难,爱情的前路未必都是美满的婚姻。棒打不散的鸳鸯,可能在后来平淡的岁月里各奔东西。而在《诗经》的时代,很多不幸的婚姻的承受者往往更多的是女子。

        《诗经》中有不少对不幸婚姻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弃妇诗中。弃妇诗是抒写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妇女感受的诗歌。与婚前情郎变心或婚后被丈夫冷落的怨妇诗不同,弃妇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女子婚后被弃,二是弃妇离开夫家。

        除了今天学习的《召南·江有汜》,《诗经》中的弃妇诗非常多,以后会一一学到。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女子被抛弃后的种种惨状,或无奈,或寂寥,或凄苦,或绝望……

      《诗经》中许多诗篇是对幸福婚姻与不幸婚姻的描写,其实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希望幸福的婚姻得以延续,希望不幸的婚姻赶紧结束。即使自己的婚姻遭受不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不幸来告诫后来者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告诉他人如何避免这种不幸。

        虽然这种美好的愿望常常落空,尽管不幸的婚姻一直存在,但从这些诗歌中,我们还是要追求幸福婚姻的真谛,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女人,在生活中不断地修炼自己,并促使男人成长。

相关文章

  • 《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 【原文阅读】 江有汜sì,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

  • 与《诗》同行(35)

    《诗经》——召南篇——【江有汜】 弃妇诗。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

  • 字之路,心之旅♥♥诗经(2)

    22.2.15日~2.22日,摹写诗经《召南》三篇,分别为《召南·江有汜》、《召南·鹊巢》和《召南·甘棠》,共计8...

  • 柔弱与坚强并存——《诗经·国风·召南》第十一首《江有汜》赏析

    原诗: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 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 之子归,不我与。 ...

  • 读名篇(9)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

  • 诗经连载22

    国风.召南 江有汜 江有汜 之子归 不我以 ...

  • 2019-02-01

    《诗经.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

  • 《诗经》22 江有汜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

  • 诗经–风/召南·江有汜11

    手抄卷 诗经 风/召南 江有汜 江有汜(sì) 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zhǔ) 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

  •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sì),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随。没有我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22篇《召南 江有汜》(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te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