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 对反垄断法的四层认识

作者: 爷有蔓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08:32 被阅读30次

人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对竞争政策的打造是相辅相成的,对商业模式有不同的 理解,就会对竞争政策有不同的看法。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学派,构成了对商业行为和竞争政策四个层面的认识。


一、哈佛学派:用静态模型分析商业行为

1、基本概念:所谓的完全竞争模式

这是迄今为止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即:
所谓的完全竞争模式指的是这样一种市场状态:在这个市场里有无数的竞争者、无数的生产商,提供质量相同的、没有区别的产品。每一位厂商、供应商都是受价者,被动地接受价格。这种市场状态就叫做“完全竞争模式”或“完美的竞争模式”。这被当做是一种理想的竞争模式。

2、现实的讽刺

理想竞争状态与现实存在很大距离。现实中的企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产品与别的产品区别开来。

  • 被经济学家奉为“完全的”或者“完美的”市场竞争,在现实中几乎见不到,也不那么完美。
  • 被经济学家称为“不完全的”或者“不完美的”市场竞争,在现实中却随处可见,反映了竞争的本质。

3、经济学模型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像语法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 语法是用来描述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语言本身是活的,会发生变化,越是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就越大。这时需要改变的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当语言发生了变化,语法的描述就要跟进。
  • 市场竞争是剧烈变化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案例,构成了市场竞争逻辑的整体。毎当模型和现实不符的时候,不能要求现实改变得像模型那么完美,而 是要让模型变得跟现实更加贴近。

4、竞争本身就是动态的过程

经济学家哈耶克曾经说过:“竞争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竞争最重要的特征,但这个特征却被经济学的静态分析忽略掉了。


二、芝加哥学派:供应者和需求者从不竞争

对哈佛学派造成很强攻击的是芝加哥学派,即在“法律经济学的缘起”一讲里所提到的新兴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1)哈佛学派仅用数学模型、博奔论模型,在纸面上做抽象分析,分析的最细单位是企业,内部没有结构,企业间的合约没有现实约束,产品只有价格和数量两个维度,完全看不到质量的区别,这样的分析与现实离得太远。
(2)要解构企业、产品,企业之间的关系、市场营销策略。对《反垄断 法》所限制的那些罪行(一系列案件和商业行为)进行研究。

2、芝加哥学派研究的成果

  • 企业做大为什么可能也是对的;
  • 企业是怎么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摆脱路径依赖束缚的;
  • 掠夺性定价(倾销),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行;
  • 垂直限制有什么好处;
  • 捆绑销售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 针对自然垄断(例如AT&T电话网),应该用哪种方式来促进竞争
    • 肢解它们,分成多个公司?
    • 还是鼓励不同的竞争模式,用一种商业模式取代另外一种商业模式, 用微波通信、互联网取代原来的电话网?

三、奥地利学派:市场不需要反垄断管制

北大国发院的张维迎教授是奥地利学派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芝加哥学派的办法太琐碎 ,根本就不应该有反垄断法。所有人对竞争的理解都还很浅,可能100年都理解不了市场经济真正在发生什么,干脆不要去管。

奥地利学派认为:**竞争本身就会好好照顾自己,我们理解不了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所以也不应该管那么多。


四、弗吉尼亚学派:反垄断法是一种寻租工具

弗吉尼亚学派其实就是“公共选择学派”,之所以被称为弗吉尼亚学派,是因为这个学派最早的许多先驱人物,都在弗吉尼亚的几所大学里任教。

弗吉尼亚学派或公共选择学派,赞成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对自发形成的商业模式做太多的干预,但他们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反垄断法进行研究,提出:为什么反垄断法有那么多荒唐的案例,却还那么受欢迎?

弗吉尼亚学派认为:反垄断法导致大规模的寻租行为。

1、唯一受损的是那些作为垄断者而被告的企业

2、从中受益的人却很多

(1)竞争对手

  • 他们在市场里败下阵来,就跑到法院、政府办公室去,希望在那里把在市场里输掉的东西赢回来。
  • 在美国,反垄断法败诉的一方,可能要对竞争对手做三倍损失的赔偿。
  • 如果在市场里失利,又能在法院或政府办公楼里找回三倍赔偿,那就是一宗值得打的官司。
    (2)律师
    他们如饥似渇地寻找各种所谓反竞争的行为,找得越多,官司就越多,收入就越高。
    (3)学者
    原告和被告都来请学者,在纸面上开发各种反竞争的模型,这是一举多得的生意。

课堂小结

总结反垄断法的四层认识:

第一层认识:哈佛学派的认识

从静态的数学模型出发,优点是简单易懂,易出成果,缺点是跟现实相去甚远。

第二层认识:芝加寄学派的认识

深入到过去没有深入到的细节中去,包括企业内部的结构、产品的质量、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等,对许多常见的商业模式做了新的解释。缺点是比较繁琐。

第三层认识:奥地利学派的认识

认为竞争本来就是开放的,竞争本来就是多元的,竞争模式的涌现本来就是不可预测的,学者和官员都是后知后觉的,最好不要管那么多。

第四层认识:弗吉尼亚学派的认识

也就是公共选择学派的看法,他们换了个角度,解释为什么错漏百出的反垄断法在世界各地那么受欢迎,原因是有很多人都从中得利了。


课后思考

知识是不是一定会为社会带来进步?为什么?

知识是人类认知世界和了解自我的途径、手段,是中性的,本身没有优劣。重要的在于人类如何掌握和运用知识。当知识被用在建立互信、促进合作,更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竞争朝着有利于增加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的知识才会为社会带来进步。关键在人,而不在知识。

相关文章

  • 156 - 对反垄断法的四层认识

    人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对竞争政策的打造是相辅相成的,对商业模式有不同的 理解,就会对竞争政策有不同的看法。总结一下...

  • 反垄断法律制度

    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 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相关市场界定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 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垄断...

  • 著名经济学家们对反垄断法的反思,你不看一下吗

    反垄断法的反思 前文说到了反垄断法一百年来的实践,它给商业活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法律经济学这门学科。 就是从对反垄...

  • 德养人生,医养生命,生生相连,命命贵重。<一五六>

    (156) 中医对前列腺的认识 前列腺的问题,通过西医是很难治疗的,因为它是一种无菌发炎,...

  • 149 - 最低零售价限制(1/4)

    本周开始讲“垂直销售限制”。 反垄断法:任何限制贸易的行为都违反《反垄断法》。 现实生活:大量商业模式本身就是限制...

  • 电话

    156 8485 3735 156 8485 3735 156 8485 3735 156 8485 373515...

  • 学习心得-经济学第38周

    第149讲 最低零售价限制(1/4) 我们在开始讲反垄断法的时候说,任何限制贸易的行为就是违反《反垄断法》的。但现...

  • 2018-12-05

    李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主研究反垄断法.10年小婴 与商业实践联系密切 但与商法有别 反垄断法更多联系了经济理...

  • 8.2反垄断法概述

    第三节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和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概述 垄断有广、狭义理解。狭义的垄断专指经济垄断,即发生在商...

  • 遇到看不懂的,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反垄断法适用原则 前文说到了反垄断法曾经认为是抑制竞争的,但商业社会对这种商业模式又有强烈需要,使它们能存活下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6 - 对反垄断法的四层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bk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