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讲“垂直销售限制”。
- 反垄断法:任何限制贸易的行为都违反《反垄断法》。
- 现实生活:大量商业模式本身就是限制贸易的。
- 这些商业模式,到底是促进竞争,还是破坏竞争?对消费者来说到底是好是?
一、最低零售价限制
1、迈尔斯博士案
Dr. Miles Medical Co. V. John Park & Son,发生于1911年,距今100 多年。
- 迈尔斯博士医药公司是一家生产配方药的公司,生产的一种安神静心药非常好卖。
- Dr. Miles的限制最低零售价的销售策略:批发价70元,零售价不得低于100元,毎个参与这种安排的零售商,实际上加入了一个维持最低销售价格的联盟。

2、追查低价销售商
- 一家零售药店,卖90元,被Dr. Miles告上法庭。
- 零售商反告Dr. Miles:违反《反垄断法》。
二、百年前的判决:最低零售价限制违法
美国最高法院的看法:
1、Dr. Miles苦心经营最低零售价限制安排的原因
- Dr. Miles只要把产品批发出去,就可以挣到批发利润,零售商怎么竞争,你应该不关心。根据需求定律,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你的总销售量就越大,你挣的钱就越多。何苦去管零售商的零售价格?
- 也可能这件事是那些零售商想要做的,他们互相勾结定价、达成价格联盟的成本很高,不容易做。你就帮他们勾结,帮他们降低互相勾结的成本?
2、最高法院判Dr. Miles公司败诉的理由
- “价格维持”本身违法
- 产权保护原则
药品已经卖给了渠道商,产权已经发生了转变。渠道商怎么定价、转售,是他们的事。他们把药瓶上的序列号磨掉,是他们的权利。
三、最低零售价限制是常见的商业行为
今天随处可见的最低零售价限制行为,早在1911年的美国,就被宣布为违法了。
1、本案印发的争议
- 第一,如果一种商业行为长期被普遍采用,它一定有合理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昵?
- 第二,这么流行的商业做法,在美国历史上这么早就被宣布为违法,那美国这些年又是怎么过来的呢?
事实上,在这个案子,霍尔姆斯 (0. w. Holmes, Jr.)法官就反对这样的判决,他说:
如果那些价格联盟以外的企业,以低于约定的价格销售,也被说成是一种竞争的话,那么竞争的含义就被严重地夸大了。价格由供需决定,市场会决定产品能卖出什么样的价格,法官别管太多了。
2、美国企业为了绕过禁令,采取的迂回做法
- 不签订明确的最低零售价限制的合同,在产品标价上写“建议零售价”
- 不签订转售合同,改签订代售合同,产权没有发生变化,厂家能够继续对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方式有所规定。
3、100年的禁止
这样一种很常见的商业销售模式, 在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纸裁决, 就被禁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直到2007 年。
四、百年后的平反:最低零售价限制无罪
1、里根公司的最低零售价限制
里根公司(Leegin)生产女用包和皮带,开设专卖店Brighton,采用连锁加盟的经营模式,规定包包和皮带不得打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最低零售价的限制。
2、加盟店违规降价印发的诉讼
- 一家加盟店打折,被总店发现后,停止供货,加盟店破产。
- 加盟店起诉里根公司:根据迈尔斯博士案,在美国实施最低零售价限制违法。
3、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为最低零售价限制平反
2007年,迈尔斯博士案96年后,对最低零售价限制这种商业模式重新做出了判决:
最低零售价限制是合法的,里根公司胜诉,我们正式推翻96年前在迈尔斯博士案的判决。
课堂小结
介绍了1911年迈尔斯博士案中最低零售价限制的做法,以及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它违反《反垄断法》的理由。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又推翻了自己当年的判决。
课后思考
你认为最低零售价限制的这种做法,究竟有什么积极的经济意义?
可以保护经销商利益,通过调动经销商积极性,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