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加入的一个财富群,听到了“剧情“一词,懵懵懂懂间感觉自己平时的很多想法是充满各种剧情色彩的,需要不断破除剧情。顺藤摸瓜,找到了出处——
李雪的著作《走出剧情》。目前在慢慢读中,感觉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摘录:
1、剧情,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
2、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衡量:他能多大程度地走出剧情,看见真实的外界。有的人虽然潜意识里已经设定好剧情,但也能够根据真实的外界情况加以修正,即不过度执着于剧情;有的人则极其执着于自己的某些剧情,不愿意修正,无法看到真实的他人——这就是所谓的“全封闭自体”。
那些陷于全封闭自体的人,会要求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统统乖乖接受自己的人物设定。如果对方不肯按照剧本扮演,他就会勃然大怒,威逼利诱其回到既定的角色中,而威逼利诱的方式,往往不惜伤害自己和对方。
3、“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4、放下头脑中剧本,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
5、如果一个人会陷入别人的剧情,一定是因为他内心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情。
6、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只要与他相处,就会被激发各种强烈的情绪、无数的纠缠和痛苦的感觉,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灵魂伴侣——专门“修理”你的人。不,专门“引导”你修行的人。
7、如果一段关系总让你觉得自己是错的,让你越来越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那么这肯定不是好的关系。好的关系,不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而是无论自身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它都不会让你感觉自己不好,两个人可以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8、内在问题模式的呈现,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触发我们的焦虑,让我们特别想改变自己,活成更好的样子。这种内在动力非常珍贵,正是它驱动着我们不断认识自己、深挖自己、成就自己。然而,如果我们过于用力,就要看看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剧情。也就是说,我们想要活得更好,确实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成长。但是一旦用力过猛,这种美好的成长动力又会变成新的牢笼。
思:读书中的话,有时会有点不寒而栗。想到自己有时也总会执着于一些剧情,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总会要求别人做什么;在工作中,有时也会以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别人;有时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觉着别人应该怎么做,这么做是不对的。。。无形中,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剧情,增加迷思。先学会察觉并慢慢破除不必要的剧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