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意: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短暂的做到这样。”
颜回的德行最为孔子所赏识,这次孔子又就颜回能够把仁义道德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中,贯穿在自己的行动与言论中,时时刻刻记在心间,不敢稍忘。他内心对自己有严格的约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行仁的习惯,也就潜移默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
我们所受的教育也是要从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诸如讲卫生不挑食尊老爱幼等等,如此以后自然而然这样的习惯就伴随我们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好的行为方式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其它弟子相比较而言,也以仁为己道,却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很多时候在事不关己时许多人会表现出自己的善意与仁心,但当与自己有冲突有利益相关时,这点仁心往往就很难保持了。说到底还是私心作祟,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因而 影响了自己的修身养性。
我们常说保持本心,初心不改,可能最初的本意是好的,但结果未必就一定会达到,通常要看这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坚持这样的本心才会达到期望的结果。
学习的状态也是这样吧,好学的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总会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增进新技能。被动的学习者有的在学校学习成绩还挺好,然而一旦脱离了那种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就把所学的知识全部交还给老师与书本了,更不用说去进一步地学习上进了。而能够有所成就达成某些目标的,往往是那些长久地处于学习状态中,时刻在领悟在精进的过程中。
想要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一生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伟人在他六十寿辰时致祝词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吴玉章本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是,“工作也是学习,随时都可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不一定死啃书本。学习是自觉主动的,如果不自觉便什么也学不到,自觉地学习,到什么地方也可以学习。”
可见做任何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足够的恒心与毅力,才会最终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这与当代很多提倡的微习惯的养成理念其实是一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