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尝试着使用ORID法写作,在每日的梳理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获得意外惊喜,此方法果然有效。
今日正好是参加《天天用英语》的一个月零10天,虽然春节期间由于懒惰,落下了几节课的讲解,幸运的是我每天都还在使用英语进行阅读,终于坚持到现在。
每天上午习惯性的打开老师精心为我们准备的材料开始阅读,晚上还会经常阅读英文原版书。原版书的效率大大提升。由此看来使用英语似乎是入了门了。
接下来,我分享自己的入门方法。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更何况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又不相同。我之所以会在这里分享出来,是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方法,直接使用或借鉴,从而得到灵感,近而创造属于自己的入门方法。
之前写过一篇《天天用英语近期心得》,当时只使用了8天,那自然只适用于当时的情景了。在使用英语过程中,我会根据一段时间的效果对方法作适当的调整。如今,这些方法稳定了。
天天用英语强调的是使用。有人曾说过:学不明白就别学了,用得上就直接用好了——这就是方法。,人人都能用英语。
不会使用怎么办,查字典、语法书,还不会,再查,仍然不会,利用搜索引擎查找。
我的方法是:
不会使用怎么办,查字典、语法书,还不会,利用搜索引擎,再不会,记载下来,继续使用,合适的时候请教高手或是老师,最后会随着知识的增长竟然明白了当初的疑问。
一年之计在于春,相信很多朋友这时候开始又在疯狂的执行他的新年计划了。
记得《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书中提到,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不能把它榨干,不过它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或持续。所以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逼得太急,弄得太累,时间也不可排的太满,还得有个弹性的时间,给自己留白。只有这样计划才能长久。
听课的时候,我会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评论生词太多,老师讲解的不够细致等等问题。他们都脱离了用英语的本质,又回到了上学时期老套的英语学习思维,逐词逐句进行翻译分析、做好各种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方法对学习英语效果固然很好,但请不要忘记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天使用英语花费这么长时间,难道不会感觉疲倦吗?能坚持多久?
笑来老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也因此,他早早地就将天天用英语的本质放在了“用”上,使用英语,获得之前不曾了解的信息,增加阅历,丰富生活,与此同时,顺便学点英语。
他从各个领域为英语使用者找来了优秀的老师,每天晚上利用一小时的时间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阅读材料中那些有意思有价值的东西。
我个人真的是非常喜欢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老师,听每位老师的讲解都是一种享受。在此特别感谢!
好了,很多人不耐烦了,讲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干货呢?
其实,上面才是真正的干货,真正的干货是给人以启发。我在给大家还原整个事情的本质,接下来真的要分享个人的方法啦。
我使用的是拼图式学习法。英语阅读不需要认识所有的单词和语法,首先熟悉大概的轮廓,然后细细精细,最后总结归纳。当你囫囵吞枣地读完整篇文章时,即便很多单词不明白,文章大意肯定领会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如何联系上下文,最终,通过字典和语法书,把整篇文章弄懂。英语也就真的用起来了。至于不认识的单词,就好比与人相处一样,一回生二回熟,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因此,天天用英语中的材料,我一般阅读三遍,整个内容也会记得80%,晚上再听老师的讲解,学习一些新知识。对我来讲理解最困难的材料最多花费两个半小时,阅读和听讲解分时间段执行。早上类似预习一样的阅读一遍,这一遍尽量不要打断,整篇文章已理解一二;下午或晚上(中午看电视剧)再利用资料中自带的字典全盘阅读一遍,文章的中心思想便能提炼出来,晚上九点过五分后(现场网络延迟,节约时间)开始听老师讲解。第二天或是当晚对自己的笔记修改整理。周末拿出来看一看。
其实整个原理就是主动二字,只有主动才会提高效率,只有主动才会学到知识,不能全指望着老师来给你讲解归纳,这跟小学生有何分别。老师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如何从正确有效地使用英语,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希望我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再像当初的我一样,整日纠结于哪种词典好用,哪位老师讲解得好,储如此类的事情上了。由于未来的不可知,我们也不可能一直追求100%的安全感。待到字典选好了、单词背熟了再开始使用,那时候已经落后80%的人了。而是应该先试用再不断调整工具及方法,找到自己的方法后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调整再坚持。就拿我自己来说,选用过国内的灵格斯、有道、微软、百度等词典,还有国外的韦氏(Webster)、柯林斯(Collins)、牛津(Oxford)等词典。最后,我折中了一下,手机使用有道+google/bing搜索。IPAD使用欧路词典+google/bing搜索,它可以跨软件取词,很方面。记笔记使用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自动保存功能。
因此,我在阅读的时候,采用总分总模式逐段落进行。第一遍大略阅读一个段落,第二遍打开印象笔记,新建一个新文档(当天的日期及标题),然后开始返回微信进行阅读,这时印象笔记自动将没有内容的新文档保存了。遇到不懂的单词转到印象笔记,记录下来;不懂的语法或是句子再次转到印象笔记中记录一下,继续阅读下一段,直至读完整篇文章的所有段落,保存笔记。再返回重新流畅地将整篇文章阅读一遍(第三遍)。期间会遇到自己觉得实用或是很棒的词汇、短语或句子,也会记录下来。
第三遍阅读就是抱着弄懂每一句话的目的去读了。因为有了第一、二遍的基础,所以读起来会比较快,阅读材料中自带查词功能,即便不能查询,我也会马上转到有道词典进行查询,再返回继续阅读。每晚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再整理笔记。
这周,我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了阅读英文原版书中,效果很明显,很开心,终于步入正轨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告诉大家,使用以上方法坚持了一个月,我从明天开始又要调整到一个更好玩的方法了,至于结果如何,看效果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