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夕

作者: 静雨濯心尘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6:31 被阅读1次
秋之夕

    大概每隔几个月都会来一场这样的病,先是咽喉痛,鼻腔痛,眼睛痛,甚至连呼吸都痛,(那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梁静茹的那首《会呼吸的痛》,当然为爱流泪,哭到天昏地暗也会有这种连呼吸都痛的感觉)七窍生烟,酷似要着火。然后所有的痛都集中到了头部,也可能是头部的剧痛弱化了其它的痛,痛到麻木半夜便开始发烧,到了黎明之时,还有些碳火未燃尽的余热,迷迷糊糊的我爬起来看了一眼天边,还拍了一张日出的照片,头像千斤重一样,又倒回床上,整个早晨就是天旋地转,地球的公转自转,各个角度,各个方向的转,终于转够了,像沉入了黑暗的深渊,沉沉的睡去。醒来已将近十点,爬起来补充水分,食物,吞下了平时作为偏执狂的我拒绝吞下的药,慢慢感觉恢复了些元气。每几个月或半年会有一次,记得去年的此时,也有过同样的一次,大概是身体自然循环规律吧,如同四季的更迭,如同春风夏雨冬雪秋霜。

      我们中文里叫"生病","得病",日文里叫"病气",这个来源于我国盛唐文化的词,更好的阐释了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语言都简化了很多,或者说失去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在中医理论中"病"与"气"相关联,常有"病由心生","气滞郁结"这样的说法,太极里面也有"行气,运气"这样的说法。

      "病来如山倒",人的确是像泄了气一样的垮塌下去,体力和精神完全垮下去,迷迷糊糊中我又想到了爸爸最后阶段所承受的痛苦,比我此时要多几十倍,而我们当时却无能为力,忍不住大哭一场,若能哭出来,眼泪可以缓解一半的病痛,而爸爸当时却只能与病床,与器械,与家人的无言为伴。不知上天带走爸爸是否为了给他最好的解脱,我相信爸爸当时虽然身体行动不能自如,但是精神并未垮塌,之前的几个小时,思维还是清楚的,爸爸一定有着很多的不甘心和遗憾,最后却无法表达……

      中元节之所以发生在月半,大概离去之人都有着一半的放心,与一半的遗憾……

秋之夕

相关文章

  • 斋主小语

    春之将尽夕不解意 夏之欲至夕已淡然 秋之尚远夕恐其霜 冬之僚栗夕畏之寒

  • 为什么有些人在中秋赏月后会感觉身体不适?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逐渐影...

  • 秋之夕

    当蓝天与树荫相衬 当水杉叶飘落在地 当太阳旋转到了西边的上空 在太阳的照耀下,在水杉的守护下,稻谷格外的美 金秋时...

  • 秋之夕

    大概每隔几个月都会来一场这样的病,先是咽喉痛,鼻腔痛,眼睛痛,甚至连呼吸都痛,(那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梁静茹的...

  • 中秋节‖先秦(10/09)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周《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

  • 秋之晨夕

    晨起小梳妆,清竹柳拂霜。 花树竞放,江舟湖海, 雁字天涯,翩翩春秋, 日迁月改,渡若行沙。 夕来寄遥望,云落水未央...

  • 秋之韵,夕之殇

    18岁、多么美好的年纪, 年轻、美丽、无忧无虑,拥有着一切美好的时光。她们不用顾忌生活琐事,更不会为了下一代忙碌...

  • 陪你读诗之《秋夕》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 坏的坚持,好于放弃!

    今天学习的是《秋夕》作者杜牧。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

  •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之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sq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