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蕴藏着无尽可能,有益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让人生绽放光彩。从书籍中汲取经验智慧,激扬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我们前进的脚步必将更有力量。——题记
小学三年级开始,自我的日记都是记录着平凡的一天,那时候的文字记录,是一种单纯的记录。那时的我只是单纯的懂得文字里有人的喜怒哀乐。后来的学习生活里,文字的光与暖都时刻陪伴在我的左右。文学爱好者的懂得,就能赋予文字生命,能读懂作者的情感。所幸因为自己的热爱,没有在人群的大浪中迷失自我,没有在生活的琐碎中收获一地鸡毛。
虽然已经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文字里的多愁善感已能被自己内化,变得通透明理而不为难自己。因为懂得,所以释怀。时间的流转,记忆都在文字定格。偶尔想起,依旧还是会热泪盈眶。你说我的文字有伤感,你无法抚平而又无比心疼。你看过我所有的朋友圈,你看过我所有的Q日志,你说更喜欢文字里的那个我。你说我的只言片语,你都懂。懂得,磨合了我们之间的默契。你说我的文字像箭,能穿透你的心。你说我的文字像倾盆大雨,能让你内心的洪水泛滥成灾。文字不语,它回答了一切的问题。也许有人会问,生命中这样的两个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万语千言,到只言片语,彼此在岁月中各奔东西,各自安好。可惜吗?惋惜吗?过程有意义,又何必在乎结果呢!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独具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犹豫不决,不管选择哪一条分叉路口往前走,终归对那一条未走的路都心怀遗憾。有遗憾的才是生活。
因为这样的遗憾,那以后的整整三年,不再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想法,只要不再接触文字,所有的不悦的情绪都能销声匿迹。很多事情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都能拨动心弦,每当这时不是忘记而是铭记更深刻。
也许文字就是自我的救赎,每次在困境中,它都能成为我生命的启明星。遇见很多有经验的同行,偶然的一次讲座,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提倡全民阅读的理念:共读,共写,共生活。那种莫名的力量,又使我有勇气与文字再重逢。
今天有幸请到同事的评价,我们同到一家单位。由于职位不同,有时一天都未能碰面。第一被同事记住名字是因为编辑我的文章。文学爱好者的情感共鸣,都是源自字里行间透露的温暖。那些年对于文学的热爱是痴迷的状况,每天都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只是后来,因为岁月的经历,不写让自己的心情在文字里疯长。因为很多时候,文章总是自己被自己感动。感动是因为自己懂得文字的力量与悲伤,不想被这样的情绪影响。同事说就是那时候此,每当看到我的文章,总会细细品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12756/4b668e1be32aab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