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46999/ceecd66102c3950f.jpg)
---院前急救的(120)工作体会 杨丽
炮竹声声辞旧岁,春意暖暖迎新春。随着2017年元旦的到来,我们送走了充实而忙碌的2016。过去的一年,清晰又模糊。上半年似乎变成了隐形的,脑子里满满的是120这半年的经历。寒风刚刚吹散了笼罩申城多日的雾霾,带来了温煦的暖阳,预示着这是一个温暖的冬日。6个月院前急救工作的轮岗转瞬即逝,有不舍也有汗水。虽然辛苦,但是这份经历很珍贵,很值得。它将是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难得的“养分”,滋养着我茁壮成长。
院前急救要求有过硬的基础和严格的执行原则。院前急救,最主要的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三大要素,当病人突发急症或遭到意外伤害时,这些设备技术将发挥及时有效的急救作用。在院外紧急情况下,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作出鉴别诊断,要明确诊断很困难,因此,要求先救命后治病,遵循对症治疗的原则: (1)将患者转移到平整、安全、通风、明亮、宽敞处施救;(2)先复苏后固定;(3)先止血后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5)先施救后运送;(6)急救和呼救并重;(7)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8)精密衔接,前后一致。我们到达现场时首先是判断现场环境,先将病人脱离危险环境,比如:煤气泄露、火灾现场、洪水区、可能会爆炸的车厢等,此时如有大批量伤员,应立即求助于医院或通知120,在等待支援过程中进行紧急处理。将病人转出后我们要迅速做出体检;观察病人脑科情况,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受伤部位及出血情况,有无脏器出血的迹象,有无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做出快而准确的判断。并建立静脉通路,院前急救病人要求选择近心端大血管,有助于快速补液,抢救用药,现场转运时搬动病人。我们应尽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留置套管针,这样病人躁动、变化体位时就不易刺破血管,失去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后是病情观察 ,应用监护仪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对吸氧的病人要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颜色,注意缺氧情况。对痰液比较多的病人要注意吸痰,防止堵塞及误吸;对颈椎、脊柱损伤病人要注意保持安全体位,防止跌落及过大颠簸;对伤口包扎止血的病人要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对夹板固定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夹板的松紧度,患肢的末梢循环。注意安抚病人情绪,缓解紧张。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谨慎细心,稍有疏漏都会危急患者的生命。行走在刀尖上,满满的充实,也要顶着强大的压力。每一步稳稳的走,不要浮躁,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战胜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半年里难免会有不安和恐惧,尤其是每一个漫漫的长夜,每一个未知的任务,每一车危重的病患....每当自己踌躇不前,信心不足时,我就听这首歌:想想明天又是雨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无怨无悔从容面对。每当自己手提急救箱穿梭在街头巷尾,默默的坚守着急救的任务,激情仿佛又被唤起。觉得我已不再是个小我,而是代表着一个团队----车轮上的白衣天使,不忘自己是医者的那份初心。每当被醉酒者恐吓,被血淋淋的车祸现场怔住,被难以扭转的危重病患左右.......也曾不难么坚定,甚至想过退缩。可是紧急的时间很快分散了我的焦虑,车里的救助诊治监护都在等着我尽快完成。等把每一车妥妥的送到急诊室,才发现自己的焦虑渐渐的被淡化了。也许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征服不了的内心。急救工作的困难,不在于医者,中国的体制,救护车的滥用,拥堵的交通,公民的意识.....都在左右着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甚至有患者危在旦夕了,家人还在争执,因为主意拿不定,送院择院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很多家属因为对就近送院的不理解,对附近医院的不信任,舍近求远,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丢失性命。回忆起每一车的救治情形,画面仿佛还浮现在眼前。哪怕通过我的一点微薄之力,能挽留一个不舍离开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当然,急救不都是成功的,有稳定的,有显效的,也有恶化的....只要尽力了,努力了,争取了,尽管没能挽留住有些患者的生命,但也算能对得起呼叫救护车的公民。
急救是个平凡的岗位,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急救,认为救护车就是简单的搬运伤患而已。无论世人怎么看待,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为此奉献着青春,挥洒着汗水,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细心的服务,保持着一个医者的初心,用饱满的激情,为患者争取更有效的治疗。每一通电话,没有推脱,不能拒绝,只有服从。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争取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生命赢取每一秒 ”不仅是口号也是警示语,提醒每一个急救医者要绷紧神经,加强学习急救措施,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真心感谢院里给我这次出去轮岗的机会,让我学习了,成长了。也从急救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点,以后会有针对性的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工作中小心谨慎积累经验。也继续秉承着半年里高涨的激情,和那份救死扶伤的初心,更接近一个优秀的医者。
(谨已此献给每一位辛苦的急救人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支持急救。如有叙述不妥和错误之处,还请有识之人指点。 ------------川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杨丽 2016 年12月18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