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搞错吧,它怎么只值7.3分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11:10 被阅读613次

    离奥斯卡越来越近了。

    最佳影片这尊分量最重的小金人,会被谁掳走,Sir充满好奇。

    《爱乐之城》的影评之前给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评论,今天头图就是。

    今天第二图,得说说第三极的它——

    《月光男孩》

    Moonlight

    这张虎视眈眈的海报,记性好点的毒饭应该并不陌生,其实早在三个月前,Sir就说过——

    今年最好的电影出现了,99%的人没听过

    目前豆瓣7.3,绝对被低估了。

    当时还没一睹全片的Sir,光是对着预告片就硬了。前两天,Sir把自己关在小黑屋,一个人默默看完了这部片。

    靠,好久没看到这么有后劲的电影了

    先给有些懵逼的毒饭简单普及下剧情,不复杂,一句话就能讲清,一个同性恋黑人男孩的成长故事。

    这些年,我们在黑人题材电影里,上过太多的黑人平权历史课,也目睹了太多的种族迫害血泪史。

    然而,一身敏感标签的《月光男孩》,却祭出了完全不同的玩法。它并没有站在政治高地为某类特殊群体发声,而是涓涓细流般低诉着私密的成长体验。

    首先,结构上就不是一根竹竿捅到底。

    童年、少年,再到青年,影片截取了主人公喀戎的三段成长轨迹,限量放送。

    童年的他,瘦弱矮小,在学校里被人欺负,回到家呢,还要被吸毒的妈狮子吼。


    少年的他,逐渐确定自己的同性意识,迎来的是恐同症牵扯出的校园暴力。

    青年的他,远走异乡,披着一身腱子肉铠甲,成为了另外一个人。

    虽然影片的时间线索被刻意打断,段与段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但有种特别的东西,将这些时间碎片奇妙地粘合在一起。

    这个特别的东西,叫做困惑

    先是外在的,喀戎对他人的困惑

    从小生在单亲家庭,妈妈又毒瘾缠身,小喀戎得以活下去,完全是靠一个叫胡安的男人。他简直就是喀戎的教父,提供吃住还不算,动不动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事,暖得不行。

    但事实上,他还是个毒贩(注意,不是你们这些毒饭),喀戎妈妈染毒,他就逃不开责任。

    这层窗户纸一捅破,空气瞬间凝固。

    喀戎:你卖毒品吗

    胡安:是的


    标准的尬聊啊

    再看中学时代,他喜欢上一个男孩,凯文。

    为了在恐同症泛滥的黑人社区自保,这位小哥只好冲喀戎挥起了拳头。


    反倒是一犯毒瘾就失心疯的妈妈,偶不其然能够流露出直给的爱意。

    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我也是你生命中的唯一

    亲密的人,游走在善与恶的两极,他们的隐瞒、背叛与反复无常,完全令喀戎丧失了基本的情感判断。

    这也正是Sir喜欢本片的一个理由,它揭开了那个我们一直回避的隐晦现实,人与人之间既相互需要,却又难以相处

    继而是内在的,喀戎对自己的困惑

    无论是哪个时期,镜头都喜欢潜伏在喀戎身后,捕捉他的背影。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只有两个字,孤独。


    他的孤独,就是对自我身份的困惑。

    在不同的时间段落里,“面目迥异”的喀戎用同样的姿势洗脸。直接将脸浸入冰水,再抬起头看向镜子。



    时间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他仍要一遍又一遍去确认自己是谁。

    正是这些讳而不言的细腻情感刻画,让《月光男孩》没有迷失在黑人、同性恋、毒品、暴力霸凌等一系列话题漩涡里。

    换句话说,它不是苦大仇深的粗暴猛,而是绵里藏针的小清新

    绵,是那些绵延的诗意。

    比如“月光男孩”这个说法,就来自胡安小时候经历的一个故事,光是听上去就美爆了——

    有一次我撞到了一个老太太

    我就是一个到处乱跑瞎叫的孩子

    这个老太太拦住了我她说

    在这样的月光里乱跑

    黑人孩子看起来像是蓝色的

    而蓝色,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主人公的成长线索。

    喀戎第一次直面内心的恐惧,就是浸在蔚蓝色的海水里学游泳。

    在经历了呛水的死命挣扎之后,获得短暂的新生。


    沙滩,在靛蓝色的月光下,少年喀戎眼神闪烁望向恋人凯文,俩人不知所措地相互靠近。

    寂静无声间,隐忍的悸动喷薄而出。


    时隔多年,青年喀戎鼓足勇气重回迈阿密,再次见到凯文。

    街头宝蓝色的灯光蹿进车里,将两人的脸打亮,散发着克制又迷幻的情欲。


    导演巴里·詹金斯有多迷王家卫,Sir上次就给你们讲过。

    Sir惊讶的是,《月光男孩》不止是一次对墨镜王光影风格的模仿,它还有着与王氏电影极为相似的内核,敏感。

    针,就是那些刺痛的敏感。

    导演采用了大量的主观视角镜头,将你生生拽入主人公的内心。

    遭到欺辱与暴力胁迫时,你能透过抖动、环视的镜头体察到恐惧。



    坏孩子强迫凯文攻击喀戎

    甚至,面对凯文一丝轻微的嘴角扯动,你都能透过起伏的画框感受到不安。


    喀戎的恐惧、不安与孤独,就是你的恐惧、不安与孤独。

    没有白人群体居高临下的涉入,没有异性恋隔岸观火的非议,这样一部黑人同性恋电影,反而更能引发普适的共鸣。

    Sir举双手双脚赞同豆瓣网友@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的这个观点。

    黑人观众看这部片,会想到被边缘化的日常;同志观众看这部片,会想到苦涩的性觉醒;异性恋观众看这部片,会想到自己变得面目全非的成长。

    这种普适,在Sir看来并不廉价。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捕捉到一点自己的影子,这难道不正是一部好电影最朴素的要义?

    对Sir来说,《月光男孩》是一个辗转二十多年,重新去寻找自己的故事。

    远走异乡、做起贩毒生意的喀戎,虎背熊腰,武装到牙齿。

    他自我催眠,成为另一个胡安,比较安全。

    (甚至就连车饰都“照抄”当时胡安的车)

    直到他鼓足勇气决定去见凯文,才真正认同了那个蔚蓝海边瘦小的自己。

    Sir想起了此前的经历,几年前做着朝九晚五的活儿,闲的时候还能趴在桌上打个盹,一度以为与身边大多数的人一样,就是安全的。

    直到开始独立写(闲)文(扯),每天不分昼夜的码(瞎)字(敲),和你们这些喜欢电影的人交(互)流(撩),才找到了不曾有过的奇妙感觉——

    原来成为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B站就有

    编辑助理:嫌骡慢的波兰司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搞错吧,它怎么只值7.3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b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