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十五年日记,今天却没灵感
仔细回想起来,自己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大概有十五年了。念初中时,因为怕被父母看见专门用的带锁的日记本,后来高中大学过用过好多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本子,再往后,有了网络,就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博客,也是权当日记来用。最后一个博客一写写了五年,虽然不是每天都记,却回头看看却也有接近七八百篇了。去年初的时候,因为谈恋爱了,和朋友同居后,觉得晚上心血来潮立马从被窝里爬出来写日记变得过于“扰民”而不太现实了,日记被慢慢停掉了。
现在有自己的小理想,开一个小小的花艺工作室,却因为外界因素迟迟不得动工,眼看着明天就是情人节,朋友圈里各个花店的照片连续不断的刷屏,生意火爆,我却只能坐在电脑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给自己规划,盘点自己需要的资源和知识,尽一切可能把这段空白的时期利用起来,让自己快速成长和积累,好让真正在几个月后可以着手做工作室时,工作室的想法可以快速的落地成型。
读书,看文,向大咖取经
关于要做的准备,第一个跳入我脑海的是,未来得有一个公众号吧,没有公众号我怎么让别人知道我怎么把我的想法传递给大家呢?所以这就成为这几个月空档期我可以做的前期准备之一了,目标都明确了,那就现在着手做咯。可是,等我把公众号注册好,在简书上也有了自己的账号后,面对着电脑,我却感觉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抓耳挠腮了快两周,写出来的字占不满两张A4纸,还句句都像挤牙膏一样。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没灵感吧,我只能努力的等灵感的到来。面对着脑子里的一片空白,我试图通过一些办法来填满它——读书,翻看自己过去写的内容,看大牛写的文章。
有一些大咖的公众号,文章都不短,很有见地,不能说每一个观点都让我百分之百认同,但总会有那么几个观点是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受益匪浅的,看到后要反复默念好几遍努力记在心里。而且这些人不但总能有些真知灼见,同时更新频率还很高,一周三更常年不变,实在让我佩服。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这个样子呀!可是每当自己遇到了些让我有触动的事,想发一个朋友圈,想来想去却只写的出来两句话,改来改去还总觉得有很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是倒不出来,难道是微博刷多了再难用超过140个字去描述一件事表达一个态度吗?
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写不了这样的字
幸运的是,几天前看到了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两点让我触动很大。(这篇文章我后来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充分说明我在做笔记这一点是做的有多差,如果谁知道,也请告诉我,感激。)
一是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你就努力想想,自己有什么内容是可以连续写出五篇以上的,说明在这个领域,你已经有了一些积累。看了这句话,我又琢磨了很久,自认为在很多方面还是多少有一些小技巧的,可是同一个板块让我一下找出五个话题可以拿出来分享,还是很难呀。我也喜欢写毛笔字,我也喜欢手绘,我现在还坚持运动,读书,但在上面这些领域,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只能算上一个爱好者,一知半解而已,怎么拿得出手和人分享呢?这些话题,我写不出来,因为我还不是这样的人,我脑子里并没有这样的货。
能写出精彩游记的人,一定是游历名山大川,走过异国他乡,在比别人更多的路上看过不同寻常的风景;能写出干货满满的健身心得的人,一定是忍受着肌肉酸痛刻苦训练,经历汗水的洗礼,慢慢将身体塑造为自己期望的模样;能把一道小吃写的让人垂涎三尺的人,必然是个老饕,用心品尝过许许多多美食,才能透过文字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他面前的色香味。
反思一下,过去所培养的所谓的兴趣,没有多少是真的进行了练习和钻研,并努力追求让自己做的更好的。因此从现在起,我决定要改变这个现状了,从在这些板块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始,做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一书曾经提到,有意义的正向反馈,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完成练习和提高。简书、知乎,都有很多教程和干货分享,简书有各种内容板块可以投稿,同时也有不少专题社群。在开始练习之前我们可以获得方法和经验,完成练习之后我们可以收到反馈和鼓励,那就只差练习本身了,坚持和韧性。
所以也在这里种一颗小小的种子,除了把自己工作室诞生的每一个脚印记录外,还要去手绘区要持续打卡,要是看到的小伙伴们,请记得给我点一个赞,当然,如果能一起进步,那就更好啦~
写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这篇文章里触动我的另外一个要点是,语文并不只是文学,一个人的语文功底,也包括他能不能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想法清晰有效的表达出来,有说服力,能通过文字影响他人。
回想一下我过去认为的语文,包括学校里推荐的语文相关阅读材料,几乎都是和文学相关的,小说,散文,诗词。过去自己写日记,也无非是写给自己看的,偶尔流水账,更多就是描述当时的感受,估计最多能算形散神更散的散文吧。可是我准备要写一个公众号了,这就不再是给自己看的东西了,我不能再想过去那样,只顾得自己喜欢了,总得考虑读者的感受呀。而且有了工作室后,这个公号是要用来卖东西的,不得不考虑发一篇文章能涨粉几个被转发几次,有功利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才会被人喜欢呢?
于是一天心血来潮,我上简书30日热门看了看最热门的50篇文章,竟然没有一篇是我过去以为的语文——小说散文等文学类作品。50篇文章都是干货,教程类或者清单类文章,如果一定要归类,也能算作说明文或者议论文,或者说这两个类别的合体。看来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希望有进步的,一定有读者是通过简书来打发时间的,但更多的时候,大家希望通过看文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
那么,就拿这类最容易成为热门的文章来说,它的结构往往是这样的:先描述一类现象或者一件事情,让大家对基本背景有所了解;然后摆出作者对这件事情的核心观点,也就是论点,然后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数据也好名人名言也好亲身经历或者经典案例也好进行论证,让读者觉得作者的思路和方向是有道理的值得信服的,最后一个板块,到了所有读者最关心的内容——作者你说了这么多,我也觉得你说的对,那你到底建议我们怎么做呢?于是作者对操作步骤或者各个论点的实践方式进行一一阐释,最后的最后,有心的作者可能会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漂亮的收尾。乍一看,确实和我们应试写的文章差不多呀,那为什么现在我写不出来呢?我想,作为一篇有潜力被广为传播的文章,观点,逻辑和有操作性可复制的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
抓不住一闪而过的念头,总是难有自己的观点
关注了不少原创大号,不但看po主的文章,也看下面的评论。我个人的感受是,态度不少观点难有。看看热门文章下面的粉丝评论内容就知道,愿意花时间去思考消化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面对我们身边的一事一物,我们很容易明白自己的态度是什么,喜欢或者讨厌,反对或者支持,兴奋或者低落。但相反,如果让我们说出来我为什么持有如此态度的理由一二三,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好像并不容易。每天被信息流冲刷的我们,注意力随时随地在发生转移,很难专注的对某一个话题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有思考,那一星半点的思考结果也是很碎片化的。
我相信不少人和我有过一样的精力,都曾有在一瞬间脑子里冒出过一个自己觉得简直是棒呆了的点子,可思路突然被外界打断,甚至是等我说完冒出想法这一刻嘴边还没有说完的这句话之后,那个想法就好像空中的肥皂泡被戳破一样,再也无迹可寻了,简直让人懊恼透顶。
如果不能有一个时间能做专注连续的思考,那么有个本子随时随地记下来是最好不过的,或者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类型APP,放在手机桌面最容易被唤起的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没逻辑,回家练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没有逻辑的人,如果没有准备,每次当众发言自己都觉得自己不知所云。可是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当众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到给新员工做分享,小到部门会议阐述一个自己的观点,周围人给我的反馈是,你真是一个逻辑清晰的人呀!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个逻辑,我真是做了不少努力。
分析其他人的逻辑是提升最快的方式,没错,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所以模仿之前要先get到牛人的逻辑是什么。我曾经把我喜欢的领导在动员会上的内容用手机录下来,回家反复播放记录她说话的思路和脉络。当然,现在网络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牛人重要的讲话很容易找到文字稿。比如马爸爸每次的讲话内容几乎都能找到文字版,仔细对他所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他一句话和另一句话之间的关联,到全文的走向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能有不少收获。
如果在做这样的分析的时候,再能加上一个小工具的使用,会使得学习效率事半功倍。这个工具就是思维导图,也常常被称为脑图,它能帮助我们清晰的展示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我最常用的是MindManager,也有不少朋友喜欢用Xmind,无论哪款,顺手就好。
导图不但能帮助我们提炼他人文章的主要脉络,反过来也能帮助我们对自己即将下笔的内容进行梳理,让读者更容易从文章里面提取到有用的信息,降低大家的阅读理解成本,也是一篇好文被传播的要素之一。(以后有机会的话,也会把我使用思维导图的一些小技巧分享)
缺乏积累,缺乏深入思考,最后变成了缺乏干货
一篇文章如果从字数上看,占大头的往往是论据和实操经验部分,如果没了这部分,绝大部分读者看完后,估计会毫不留情的来一句:文章看完了,可是干货在哪里?这部分内容如果总结的好,读者可以实际操作的,大家也会认为比较有收获。当然了,这个收获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一个人讲游泳,毕竟讲再多怎么技巧,还是要读者亲自到泳池里扑腾过了才能有体会,但只要我读完文章后,我知道再蛙泳时手臂向前下方划水与身体腹侧形成夹角而不是手臂向后与身体背侧成一个角度,我就会认为这篇文章对我有帮助,是有一定含金量的。
文章想要有含金量,并不是一天两天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本身不断的积累,实践。说白了,我过去是一个并没有那么多丰富经历的人,或者说经历过我也不太记事儿的人,所以我很难就一个话题展开深入而详尽的阐述。我想在这个版块要想积累,除了前面说到的刻意练习让自己本身水平有所提高之外,还在于不断的尝新、收集和沉淀,并且,把这些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在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他做笔记的方法,分门别类的做好标记归档,看起来是花了不少时间在这枯燥的事情上,但实际上到了真正写起文章来的时候,这些需要调用的内容可以迅速被检索到,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如果我慢慢养成这个习惯,起码不会因为停下来找一个案例或一句想要引用的话而打断了整篇文章的思路吧。
没有人等着看我写,所以我也不想写。
李笑来老师书中提到的对他影响很大的小说《奇特的一生》及其主人公柳比歇夫,除了也做这样的资料归类外,还有李笑来老师没有提到但在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我看来柳比歇夫最重要的思考方式就是写信了。
柳比歇夫本身是一个除了生物之外还精通很多其他领域的杂家,因此世界各地的读者除了他本身的专业外,还会向他提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数学,文学,植物保护,动物学,哲学,进化论,等等。柳比歇夫在非常紧凑的时间安排内,仍会非常有计划的一一回复邮件,并把往来书信一一归档。
我想也许这个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为柳比歇夫的高产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柳比歇夫在回信的同时刻意要求自己对来信提到的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且通过文字完整的进行表达——不知道后人是否会在他书信中发现很多后期在他著作中出现的内容,只是前期更为具体更为碎片化,而放到著作中变得更加系统完整,。放在今天,他一定是横跨知乎、分答、在行等等平台的内容大咖,每天收到的邀请回答无数。
如果对一个话题已经有些思考了,不妨先用文字记录下来。有了书面表达后,我们更容易从整体去看待这个话题,也更容易对其进行修饰深入以及增添删减。一个人反复思考问题,并不断以文字输出,我想这绝对是一个提炼和完善的好方法,千锤百炼,总有一天会写得出来好文章。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竟然读到了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也非常惭愧。感谢是你的耐心,惭愧的是,就如同我自己说的,一篇文章应该有点可以被实际操作复制的内容,才能称得上干货。我这几千字里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少,因为我觉得说来说去,想要写出好文章,也许就一个字,那就是写——如果想到了什么,哪怕一句话,先下笔写起来,否则说什么都没用。
就像我写出这段话一样,这是我一年多以来,自己为自己写文最长的一次。坐在电脑前整整一天,换了四五个主题,为了完成自己给自己规定的任务,为了以后的我公众号能卖出去更多花,我硬生生凑出来前文这5000个字。谢谢你能看完,见证了我完成了第一次自己对自己的挑战。我还会继续,我还会努力要求自己去写,希望在未来再次有机会和你分享。
作为感谢,附图一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的小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