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历史专题精选简友广场读书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秦汉儒风(二)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秦汉儒风(二)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3-03 10:00 被阅读0次
秦汉儒风

《后汉书·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一)

壹、服饰制度结构

1、汉服饰制度的特点

汉代服饰制度与周礼中的制度还有有比较大的差异: 

(1)汉制认为服饰制度起源于黄帝、尧舜。

(2)汉制的服饰要素是首有冠冕缨蕤,上衣玄,下裳黄,并有章纹。天 子、公、侯伯、子男、卿大夫章纹分别为十二、九、七、五、三。

(4)汉制尊崇古制,而非周礼,不用六冕,只用衮冕。

(5)汉制旒冕只有在祀天地明堂时穿戴,其他祭祀都穿袀玄长冠,五郊 随各方颜色而变。

2、《后汉书·舆服志》的文本结构

汉制服饰种类分为祭服和常朝服两种,其特点是

(1)服饰以首衣命名, 依次为序;

(2)佩玉、佩刀、佩双印、绶等的规定十分详细。

第一部分:以首衣名为排列顺序,依次介绍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 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鹖冠、帻。

第二部分:不同身份者的佩玉、佩刀、佩双印、绶规定。

第三部分:女性服饰的规定,分为祭服和朝服两种。 

第四部分:结语,对前述中需要补充和说明的部分以及赞语。

贰、祭服的等级设置

1、冕冠的等级规定

“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 缘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后汉书·舆服志下》) 

汉朝冕冠的等级区分包括旒数、珠的材质、前后垂、组缨。 

天子:12旒,白珠,前垂4寸,后垂3寸,绶彩色组缨 

三公诸侯:7旒,青玉珠,前垂无后,绶彩色组缨 

九卿:5旒,黑玉珠,前垂无后,绶彩色组缨

2、章纹的等级规定

汉朝冕服天子十二章纹,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已下用华虫七章。除此以外,章纹的制成工艺有所不同。 

天子:12章纹,刺绣 

三公诸侯:9章,织成 

九卿:7章,织成

3、大佩的等级规定

汉朝冕服中的大佩是由采组将组玉转相连接而成,并且加上双印和佩刀构成的,也称作“绶”或“縌绶”。縌的长度为三尺二寸,天子用白玉,公卿诸侯用于 冕旒相同的玉。双印和佩刀根据身份也有不同。

天子:白玉双印;佩刀黄金通身貂错,半鲛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加翡翠山,纡婴其侧。

诸侯王:青玉;白玉双印;佩刀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鲛,黑室。 

三公:青玉;白玉双印;佩刀纯黑,不半鲛。小黄门雌黄室,中黄门朱室,童子皆虎爪文,虎贲黄室虎文,其将白虎文,皆以白珠鲛为钅剽口之饰。 

九卿:黑玉;白玉双印;佩刀同三公。

4、绶的等级规定

汉朝根据绶的质地、长度、颜色、密度来区别身份。

乘舆(天子):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 

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加特也。 

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 

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同紫绶。 

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 自青绶以上,縌(逆)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缓相迎受,故日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绝)云。

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

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

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

百石: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

叁、朝服的等级设置

汉朝的朝服规定涉及范围较周朝广,有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 进贤冠、法冠、武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 

1、通天冠

天子朝服为通天冠服。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 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衣服为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内有单衣,皂缘领袖中衣。

2、远游冠

诸侯王朝服为远游冠服。远游冠与通天冠相似,有展筒横之于前,无山述。

3、高山冠

中外官、谒者、仆射朝服为高山冠服。高山冠,也叫侧注。原为战国时齐王的冠,秦灭齐之后将它赐给近臣谒者穿用。

4、进贤冠

文儒者戴进贤冠。即古缁布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有梁。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宗室刘氏亦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一梁。

5、法冠

执法者戴法冠。法冠也叫柱后或獬豸冠。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取獬豸能别曲直之意。

6、武冠

武官戴武弁大冠,即武冠。侍中、中常侍在冠上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7、却非冠

宫殿门吏仆射戴却非冠。形制与长冠相似,下促,负赤幡,青翅燕尾。

8、却敌冠

卫士戴却敌冠。冠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与进贤冠相似。

9、樊哙冠

司马殿门大难卫士戴樊哙冠。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与冕冠相似。

相关文章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清代服饰 朝冠:冬夏两式、冬天所带之冠称之为暖帽,夏天则为凉帽。 冬朝冠形制:薰貂、黑貂、为其时。檐上仰,上...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 清代服饰 朝服:有冬夏两式,形制采上衣下裳之制。冬朝服有两式,均用明黄色。祭祀圆丘、祁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 清代服饰 帝后 皇族女眷:皇后、皇太后、贵妃、妃、嫔;皇子、亲王、郡王的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

  • 服饰赏析 | 民国傣族服饰

    民国傣族服饰 传统傣族服饰赏析 衣长51cm,于20世纪 60年代景洪县征集。紫色暗花绸地,圆领对襟长袖短上衣,黑...

  • 汉儒

    汉之强大,汉儒多辨华夷,汉初儒者贾谊深耻汉与匈奴和亲,上书汉文帝曰:“天下之势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

  • 景洪蓝孔雀服饰 | 服饰赏析 | 民国傣族服饰

    民国傣族服饰 传统傣族服饰赏析 衣长51cm,于20世纪 60年代景洪县征集。紫色暗花绸地,圆领对襟长袖短上衣,黑...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百一十

    卷二 善取之皆成佳句 四十三、宋、汉儒皆凿空 【原文】明季以来,宋学太盛。于是近今之士,竞尊汉儒之学,排击宋儒,几...

  • 【读书随笔】烽火三百年

    (插图来自于网络。) 读《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二册过程中的随笔总集。第二册总结了由春秋后期至秦亡分裂期间的著名战争,...

  • 景洪蓝孔雀服饰 |服饰赏析 |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元江、藤条江、李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红河、普耳、西双版纳、玉溪等州市,以及越...

  • 民族风服饰

    千年遗梦,梦断蓝屏。 今复覆街,重振古风。 古今融会,形神贯通。 谁见阿娇,不妆自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服饰赏析---秦汉儒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lf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