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往年的立夏,街上已见不少行人换上了夏装,今年的此时,街头匆匆而过的行人春装依然傍身。
说到夏日着装,想起小学时,漂亮的花裙子是女生们的最爱。
那时的春秋冬三季是见不到街头有人穿裙装的,早春和隆冬时节不着裙装还情有可原,一来气温不允许,要么春寒料峭,要么寒风凛冽;二来市面上也见不到出售厚裙子的。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裙子都是只在夏天才穿的,薄款,凉爽舒适。
即使在暮春和初秋,南方的天气闷热,尤其是中午,却也没有女孩子穿着裙装,倒不全是因为早晚气温低,有点凉,而是因为那时没有那个风气。一年四季,夏天是最令女生们盼望的,因为可以自然而然地穿上美丽的花裙子。
夏天还没正式到来时,女生们是不敢穿裙子去学校的。立夏这一节气成了名正言顺的穿裙子的日子。为了早日穿上夏天的花裙子,班上的女生会提前一天聚在一起悄悄约定,立夏这天大家都穿裙子到学校上课,穿裙子的人多了,也就不担心被有些人说“臭美”了。
后来有了各种面料制作的裙子,面料厚薄都有,裙摆长短不一,一年四季都有人穿着裙装了。到了寒冷的冬天,裙装不再显得特立独行,穿裙子的人也不会被人调侃美丽“冻”人了。
关于裙摆的长短,经济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法国流行趋势研究专家多米尼克·古维烈在其所著的《时尚简史》一书中提到巴黎证券交易所有一个“裙摆指数”,这一指数反映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像1950年5月20日的《新观察家》所揭示的那样:裙摆加长,股市下跌;反之亦然。换言之,时尚所要求的面料长度与法国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是成反比的。
上世纪6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迷你裙大行其道;70年代石油危机制约经济发展,裙摆开始变长;80年代赚钱效应凸显,短裙卷土重来;到1990年,有人专门为此谱写了一首流行歌曲。
如今已是21世纪的20年代了,裙摆指数似乎已不再灵验。一年四季,各种长度的裙摆随处可见,个性化穿着成为人们的自主选择。反而是人们脚下的鞋子,在极其正式的场合之外,目之所及,皮鞋似乎越来越难看到了。
街头行人脚步匆匆,各种轻便舒适的休闲鞋、运动鞋取代了老式的皮鞋,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中也可见一斑。当然,在南方的夏日,还有不少人依然习惯于穿着拖鞋上街,而且健步如飞。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漫长的夏日,自有缤纷的生活百态,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