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漫步

作者: 清心海 | 来源:发表于2021-02-13 06:18 被阅读0次

        美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个命题曾经作为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争论了很久而没有标准答案。到底什么事物是美的?美有无客观的评价标准?是不是你自己觉得美的就是美的而别人认不认同根本不重要?

          美这个字在古老的文字里解析为带着羊头面具的祭师跳舞时候的样子,又说是羊长得肥大而显得美味多滋,表达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喜悦之情。美字与人和羊有关。羊,驯顺温柔,是古代祭天的三牲(牛、马、羊)之一,人见而欢喜。美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情感,是能够产生心灵震颤共鸣的感觉,而不是冷冰冰的一种量化评价标准。就像非洲公选出的形象代言人“非洲小姐”皮肤黝黑头发卷曲而牙齿雪白,非洲人视为美轮美奂,喜爱非常,但在欧美人或者亚洲人看来,也许并不会感到同样的惊艳绝伦。美的确非常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它逃离不了历史和时代以及文化风俗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环肥而燕瘦,究竟是丰腴之胖为美还是轻盈之瘦为美?这个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古代留存的画卷上看,唐朝女子面相饱满身材丰腴皮肤雪白,如唐代画家周昉绘制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对宫中侍女奢华空虚的状态勾勒的栩栩如生。而明代江南四才子之首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中的美人纤柔瘦弱,手持纨扇而寂寞远望,仿佛在感叹世态炎凉。每一个时代,有一种美的风气在主导时代的潮流。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流行喇叭裤和牛仔裤,当时香港的时装内地认为非常之时尚耀眼,在观念陈旧的保守派看来,那时候穿喇叭裤戴大墨镜都显得伤风败俗了。可如今呢?喇叭裤过时了,每年春季的巴黎时装周各种奇装异服的巧妙设计在世界舞台上走秀,而人们对美的定义和评判标准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找不到固定答案和统一认知了。

          如果美并没有标准统一的客观标准,那么为什么数学里的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却成为艺术家和健美人士最喜爱的数字?在这个精确的数字背后为什么能隐含这样一种韵律协调、生动优美的感觉?可见美虽然是众人的主观感受,其实它也有很多人类意识的普遍共鸣特性在其中的,而非全然的彼此迥异。而在一个地域生活具有共同文化属性的一群人,因为彼此的信息交流较为畅通,所以对于美的认识会有更多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美是经过比较而得来的吗?也许是的。当两个相貌姣好的女子站在你面前,有时人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喜欢谁。而她们其中谁到底更美这个问题就会更加的迷茫不知所措。而当其中一人相貌较为普通的话,那么美的感觉通过对比就会表现的愈加强烈和清晰。所以一个人生的美不应该只感谢自己的父母给了自己优美的遗传基因和自己长时期的身材保持、皮肤呵护等等,还得感谢身边长得不那么美的朋友对你不离不弃,这样才会烘云托月,使你“鹤立鸡群”。因为在一群顶级模特当中,曾经饱受追捧的班花也会显得普普通通而失去美的光彩,因为人们凝望的焦点和情感变了。

          为什么曾经觉得美好的事物在某一时刻却味同嚼蜡变得美感全无?因为心灵发生了变化。事物的光彩耀眼是引发美感的基础条件但不是全部因素,能不能欣赏到它的美感还需要心灵的澄澈干净透亮。为什么在人类情感当中少年少女的初恋总是令人一生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永远觉得当时的他/她是美好天真的,而漫步红尘阅人无数之后对于相貌同样甚至更加优秀的其他人却产生不了当时的强烈美感?因为随着阅历和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心灵受到各种信息的堆积而情感灰尘尤厚,当时一刹那间的温柔就会引发心花荡漾而美不自胜,彻夜难眠,如今看遍世间百态却内心麻木无感,曾经纯净如水的心灵已经钝化到浑浊如漆的境地,遇到再美的人儿也不会发生太美妙的感觉。人还在,美消失了。

          我觉得你很美,这里寄托了个人的强烈的喜悦之情。并不是相貌出众的人就必然会引发美感,美是饱含主观价值判断的评价。这种评价从来没有普世标准,却在不停的受到主流媒体娱乐八卦和电影电视化妆品推销广告的蛊惑刺激和影响。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这句广告词深入人心,因为头一句讲述的是美学真理,美的确是内心的一种情感认同,它根植在人类文明基因的底层而不自知,偶然的山间明月桃花香雨会在不经意间引发美的碰撞。美不在于化妆品,因为粉饰浮夸带来的仅仅是表象上的华丽而非情感上的温暖。

            你觉得自己美吗?这个问题等你回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中漫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qs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