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雁宸
图|堆糖
你相不相信,有一种感情,永远不会输给时间,永远不会输给谁对谁错?
我一个人走向排球场,看见她一个人站在路旁树下,我竟不受控制地抬起我的双脚,向她走去。
“嘿。”我从后面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我总是这样干。
她转过头来,我们相视一笑,“嘿,你去哪了?”
四目对视的那一瞬间,我知道,我们已经重归于好。
她叫小燕,是我闺蜜,也是我在大学里最先认识也唯一承认的女生朋友。
有人说,爱情要一见钟情,我说,友情也是一眼定缘。
刚开学军训时,一眼就看到小燕,那时我就认定她将会成为我的朋友,时限是,一辈子。
后来,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去澡堂,也在一起同一个被窝里睡过觉,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事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我不求什么,只是希望她能一直陪着我,让我觉得在这片离家千里的土地上,我不只是一个人。
但是,距离产生美,这个万年不变的法则,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小燕。
刚开学那一阵,我们每时每刻都腻歪在一起。如果某天谁单独去做什么就总要被追根问底。我们好像成了连体婴儿,彼此分不开,也不能分开。
很多人可能会羡慕这种朋友,这种感觉,但是,讲真,我不喜欢,我总觉着这种牵制他人自由的友谊太压抑,很不自在。
或许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或许我本性就不大喜欢粘人,有时我会可以刻意躲避这种过于亲密的关系,去享受一个人的独处。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能在茫茫人海中以朋友相称,实属不易。但是如果因为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而互相牵制彼此的发展,限制彼此的娱乐,就失去了建立朋友关系的初衷。
“不时常想起,却又无处不在”,有人这样形容朋友。若放在以前,我并不会相信有这样神一般的朋友存在,可放到现在,尤其是在我离开家乡之后,我相信了,因为小诗神一般地证明了这一点。
“不时常想起”并不是说朋友之间关系不好,而是我们之间关系太好,不需要刻意去强调自己的地位,不需要可以去提醒自己的存在。我们都摸的清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自然不慌不忙,云淡风轻地经营着这段注定万年不变的友谊。
“无处不在”就是在彼此的生活圈、学习圈摸爬滚打时,我们始终记得自己背后站着强大的后援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在群里叫一声,看似消失许久的她们也会立马现身,努力为你出谋划策。
我享受这种“不时常想起,却又无处不在”的友谊,但也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度。有小诗这样的朋友,我很幸运,但有小燕这样的朋友,我可以感受到我也是被需要的那一个。
记得上次和梅子一起回高中,四处转了许久,聊了很多,我对她说,正是因为我不喜欢被人粘着,也因此错过了许多朋友。
她说,懂你的人自然懂你,懂得如何陪你,无需过多在意。
我和许多曾经和我靠得很近,想通过密切的关系和我建立友谊关系的人说过,“我可能不喜欢别人太粘我”,她们当时虽然都摇着头说自己不是粘人的那一类,可后来也有意地避着我,唯独小燕,和她说完后,她表示理解,也给我足够的私人空间,而且每次见面时都大大咧咧,和原先一样,让我感觉原来自己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克莉丝.汉娜的《萤火虫小巷》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朋友之间的遇见,就是一个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的遇见,他们之间会有相同之处,所以能契合,能磨合,也有不同之处,但总能接受,总能磨合。
突然想起了《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里的一个片段,江辰向陈小希提出复合,小希说她要再想想,江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会和好的”,后来他们真的和好了,不是因为这句话,而是因为他们在彼此心中不可估量的地位和那份连时间也消散不去一丝一毫的爱情。
这是爱情,没错。但爱情和友情也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爱情多了一份心动而已。
其实,在开始冷战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和好,只是,我一直在等,等谁先说话。
最后,我还是输了,但如果筹码是金不换的友情,我宁愿输,而且输得理直气壮。
我是,雁宸,一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我,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某句话,某段文字而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互相找到彼此。
而你,会不会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我呢?
2018年,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遇见一个有趣的灵魂,去走一段独属自己的青春。
希望你,也能陪我一起,把自己的青春走得更无悔、更瑰丽。
也希望,当你读到雁宸的文章时,遇到共鸣可以小小的点个赞,遇到不足可以尽情地指出,我一定会虚心接受。
期待我们能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