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东街小学 郭燕燕
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雷夫,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倾其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思考、实践和智慧创造了一个感动整个美国的充满奇迹的小小教室。也许正因为是在平凡中诞生的奇迹,才令人倍加感动。静心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对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六章的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
“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回望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也在某种程度上正面临着相同的困惑和问题吗,在我国现行教育的环境下,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失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作为老师,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正是在这种重视学生学习而忽视学生人格培养的教育形态下,我们的孩子对学习却越来越不感兴趣,而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越来越低。
最近总是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孩子因为和父母吵架,赌气离家出走;某某孩子因为和同学发生纠纷,放学后打群架!为什么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不应当等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才去教给他们正确的东西。这样的教育不是我们所希望。
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雷夫老师给我们提出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雷夫老师就让孩子们接受这种品格的培养,他们品行才会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谦虚有礼而且诚实善良。他们之所以在旅途中被拦下来,没有人问他们在校的测验成绩,而是因为孩子们极为得体的举止。人们注意到他们的礼仪、倾听技巧,以及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压低说话音量的行为,这些都是同龄孩子普遍欠缺的。
现在的课本所选文章,都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我会在讲题的同时,穿插思想教育,孩子们也非常乐于接受!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科目,都能适时地穿插思想教育,如果我们能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想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