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人民公园的时候正在举行露天音乐会,施特劳斯的华尔兹在风中回响。哈布斯堡王室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那些伟大的音乐家,即便在土耳其人和拿破仑军队围城的危难时刻都不曾放弃。这座文化之都留下过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约翰·斯特劳斯等伟大音乐家的足迹。现在就算是街头的普通卖艺人都能演奏那些著名的曲子。无论是穿着燕尾服,打着领结,在音乐厅里演奏,还是在公园的树下,维也纳永远是艺术家的天堂。
人民公园对面是利奥波德博物馆,门口一个小型的广场中央有座用积木搭起的巨大雕塑供人休憩。这是一座私人博物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艺术品,创办人利奥波德当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他用母亲给他完成学业的奖励买了第一幅画,埃贡·希勒的《隐居者》。之后又陆续收藏了19世纪和20世纪奥地利最重要的艺术品,其中最多的就是埃贡·希勒和克里姆特。不过近几年来博物馆也因为收藏的艺术品是否是战争中的非法所得而麻烦不断。有过沉重负担的城市想重新开始生活总有些旧账要清。博物馆的当然希望争议早日结束,博物馆能够走上正轨。
著名文学家茨威格是维也纳人,在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里写了很多关于维也纳的故事。茨威格进入维也纳大学的时候,人们正沉浸在帝国末期的狂欢中。作为中上阶层的年轻人享有很多自由。他平时喜欢光顾咖啡馆,因为那里会有各国的报纸杂志供人免费阅读。可能因为年轻时在咖啡馆度过的日子,给予了茨威格丰富的视角和多元的思考方式。对这座城市和那段历史都在书里表达出了独特的观点。
维也纳到处是咖啡馆,歌剧院和舞会,人们喜欢怀念过去,任何一个受人爱戴的歌唱家或者艺术家去世,都会成为全国的悲哀。手演过莫扎特《费加罗婚礼》的老城堡剧院被拆毁时,整个维也纳的社交圈就像参加葬礼一样,神情严肃而又激动地集聚在剧院大厅里。演出帷幕落下后,他们拥上舞台为的就是说捡一块地板的碎片作为珍贵的纪念品带回家。几十年后人们看到那些不会散光的木片被保存在精致的小盒子里,就像神圣的十字架碎片被保存在教堂里一样。这一幕还被克里姆特画在了作品里,那幅32×36英寸的画布上有100多位维也纳名人的肖像。
茨维格说“在维也纳,这类具有历史意义的每一幢房屋的拆除,就像从我们身上夺取了一部分灵魂。”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的脚步已经悄悄临近。身为犹太人茨维格在二战奥爆发以后躲去了巴西撰写回忆录。他对欧洲充满了失望,对荒诞的现实无能为力。除了沉浸在过去岁月中别无出路,也不想在别的地方重建新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73/18ca1da61d7e266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