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一)

作者: 俊江0379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15:01 被阅读0次

高中家长,尤其是孩子住校的,尤其尤其是那些住校并且学校抓的比较紧的,孩子基本上很少回家,孩子一年在家的时间远远不如在校时间,因此,家长们会油然而生一种焦虑情绪。极少家长会感觉孩子不在面前,眼不见为净,毕竟高考压力在面前放着。

因为孩子长时间不在家,一旦孩子回家,对于家庭来说,对于高中家长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一件格外的大事,不能不重视。这些重视可能停留在提前就准备孩子喜欢吃什么饭,提前计划好准备做哪些菜,天气不错的时候准备带孩子去哪里玩一下,家庭里刚好有什么走亲戚的活动带上孩子去走亲戚。什么?有学生感觉自己的周末并不是这么过来的?

真的有高中生的周末这么过来的吗?有,相当多。因为家长好不容易看见一次孩子,平时很少见到孩子,还不应该好生款待,好吃好喝的伺候吗?并不会。因为家长头顶上也有高考这个紧箍咒始终在念经,片刻不的放松,对学生也自然而然的有学习上的要求,并且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初中的一些延续,家长的脑子里可能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孩子过周末的时候,很多作业,努力的写作业,甚至还要记得在微信群里给老师打卡写作业情况。所以,家长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周末孩子回家的时候写作业,学习,没有心思带孩子体会生活、享受家庭温暖。

综上,站在家长的角度,家长最希望看到孩子回家的表现是什么?是学习、写作业,是一如既往的学习。这在初中是常态,所以家长们高中也认为这样,情有可原。但是,家长们不知道,高中、尤其是县高、尤其尤其是有责任感的县高,已经将学生的时间压榨的很紧张了,所以,高中和初中的周末,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不一样。初中的时候到周五肯定就放假了,十一假期一定是七天,高中生什么时候放假、周末过几天都得等老班通知,一个十一假期可能前后挪动了好几个周末,甚至周末过一天半的大休就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情。所以,家长们还拿着初中周末的观念对待高中周末的观念是不对的。

另外,为人父母,共同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希望孩子时刻努力,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更是正确的。更加因为家长们平时看不到孩子在学校的拼搏努力奋斗,会无视孩子们平时的努力。因此,家长们也想看到孩子在家努力的样子。如果真的如家长所愿,孩子们周末放松的愿望就泡汤了。

所以,我们一直注意到,家长们要求孩子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周末喋喋不休的要求学习,但是总是引起孩子们的反弹,情况大抵如此。但是高考在前,不可能不谈学习,矛盾如此,高中生在家的周末也总是引起一些故事,以此开端。

相关文章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一)

    高中家长,尤其是孩子住校的,尤其尤其是那些住校并且学校抓的比较紧的,孩子基本上很少回家,孩子一年在家的时间远远不如...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三)

    有的时候家长判断孩子可能学习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当然,这更多的是家长个人感觉孩子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努力程度,何以见得...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五)

    很多家长喝了毒鸡汤,不加分辨的就按部就班的操作,结果是中毒太深,难以自拔。顺便的,也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积攒了这样那样...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四)

    如何解决孩子不努力,或者说没有达到家长预期努力程度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是一个市场非常大的问题。之所以市...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二)

    面对高考的重压,孩子周末回家,家长能够跟孩子谈论学习吗?能,当然能。作为监护人,在这方面当然哟监督、约束、督促的权...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六)

    其实,上一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思想是“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的我党的主要思想武器之一。面对众多舶来品,实...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七)

    赏识教育是必要的,但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矫正。之所以赏识教育是必要的,是因为其能够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来新鲜思想,丰富我...

  • 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八)

    赏识教育仔细分析来看,是有一定的行为心理学依据的。行为心理学从最早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开始,就在分析强化作用...

  • 对话孩子,对话家长(一)

    ——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主讲:窦树山老师 第一讲(第二部分) 更加重要的应该是要想好了自己孩子的将来,他可能...

  • 协助孩子将概念落实到行动上

    家长课堂里,我请家长们记录自己平时在家里也孩子的对话。一位妈妈说,她记录以后发现,自己与孩子的对话非常简短,感觉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指南(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mf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