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徕 2023/9/18
还是喜欢阳光明媚的天气,晒晒太阳,戴上耳机,听听音乐,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好舒服,享受阳光带来的惬意生活!是我一直喜欢的生活!
紧张而忙碌的周末一过去,迎来的是周一的懒散。如今,发现自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也看开了特别多!
以往,不管身体多累,周末多疲惫,既是王先生出差再外,没有人帮忙的日子,一到周一,自己依旧会早早起床为女儿准备丰盛的早餐,用餐后穿戴整齐送女儿下楼。
紧接着再到附近的公园运动 1 小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带菜回家,顺便取个快递!
快速上楼,不做任何休息,竖起了头发,快马加鞭打扫卫生,准备好配菜,将衣物丢进洗衣机清洗;之后为自己冲一杯咖啡,迅速的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学习。
学习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后,立即又回到厨房准备午饭,接着下楼去接孩子。
然后回家用餐,午休,送女儿上学,下午会到附近的咖啡馆或者肯德基,点杯喝的,然后听课学习,或者读书。
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着!
9 月开学的第一个月,发现自己变懒了。与其说变懒了,倒不如说想通了很多东西。
不再忙碌而紧迫地去赶时间,只是为了抢一点时间给自己用来学习。
发现匆忙的自己,收获了特别多的东西。每日充实且有活力的,但也会发现自己情绪变得不太稳定了。
老公提醒我说,是我把自己逼得太紧了。起初我不以为然,后来慢慢地变得真的是这样。
这学期的暑期,也比较的辛苦。
于是,本学期开学后,我将自己的节奏做了调整。
因为每晚陪女儿学习,要到很晚才会睡觉,导致睡眠状态不是很好,早晨还习惯早起。
开学后的这个月呢,也会早起。但是起床后不再听课学习,或者写东西,会看会书,或者再眯一会儿再起床。简单地准备些早餐,教女儿起床。
下楼送女儿上学后,也不会很快冲到公园,而是到附近买菜,回家取快递,上楼。
最关键的是,回到家后,不会马上进去工作或者学习状态。换好衣服,简单吃几口早餐,煮好咖啡。紧接着就是最享受的时刻了,卧在沙发上拿手机看书,几分钟后就要进入睡眠状了。
然后,调好闹钟到 10 点,开始进入睡眠状态。尽管睡得不是很踏实,但也算做是无压力的休息。
闹钟一响,缓慢地起来,刷会儿手机,冲杯咖啡,便开始了打扫卫生,准备午饭的工作。这些事情都是在缓慢中进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也不会累,并且发现这样的节奏,让自己身心愉悦,情绪稳定!
这样的节奏,上午一般是没有时间学习了。不过会抽出阅读的时间。
中午也会进入深度睡眠时刻!
下午会安排听课时间,阅读时间,以及写文时间。
两周时间大至上是这样过来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紧张且急躁的状态也得以缓解了!
这种感觉,是最近起来的词,叫做松弛感:“松弛感”,并不是躺什么平,是真正让自己放松下来的状态。
松弛感呢,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理解为“允许一切发生”的状态。在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中,松弛感是腹侧迷走神经活跃下的状态,个体会产生安全感以及与他人的连接感,并体验到慈悲、希望、灵活、融入当下等积极感受。
相反的,交感神经活跃下的状态会调动战斗/逃跑反应,体验到惊恐的、警惕的、紧张的感受;背侧迷走神经活跃下的状态则会使身体进入保护模式。从而让个体感到麻木、疏离、孤独、绝望和崩溃,并感到与世界及他人失去了联系。
松弛感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真的是这样,当我发现它的好时,便会体会,放过自己。放过自己并不是放弃自己,而是在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下,高效地去做更多事情。而不是,逼迫自己去完成每日繁重的任务。
当下,我们都太累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让我们丢失了本心。麻木、警惕性过强、崩溃和绝望时常来犯,是我们的状态出现了很多问题。
因此,一个人能够学会松弛感,会使用松弛感,也是一种个人的能力体现!
拥有松弛感的人生更健康、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