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相信很多同行都深有体会。若没受过委屈,背过黑锅,挨骂吃亏,被同事领导质疑......根本不算做过运营。
我是做运营出身,在这个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依然在坚持。我发现运营行业里牛人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而职场新人也有着通行的疑问。
坦白讲,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所以具体的技巧和理论,我在此不赘述,大家在《运营笔记》、《从零开始做运营》等优质书籍中都可以找到。这篇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运营过程中的想法和观点。
员工篇
我从毕业后进入第一家公司开始做运营,从执行实习生到运营经理。我发现运营这个职位被大家误解的很深。
运营不是营销推广,是以培养深度用户关系为核心的运营工作,是互动,服务和维护口碑。
运营不是客服售后,是通过整合与连接的能力最直接的与用户互动。
运营不是单纯的项目执行,而是要扮演一个精神分裂者,从产品,市场,销售,用户等各个角度全局思考,然后将目标拆解和一步一步执行的整个流程。
运营不是面对一个功能或一项技术,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绞尽脑汁研究用户,能够短时间击中用户感受,长时间读懂他们。
运营需要极强个性化,非路径依赖,所谓的有方法论我认为就是个伪命题。很多运营行业里的专家,都会分享非常多的实操案例,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案例以极快的速度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所以,作为一个运营,实践,总结,实践,再总结才是王道。
运营一定要有强烈的数据意识。数据分析这件事情,听起来像是程序员干的,但它却在悄无声息地接近每一个运营人。
产品功能如何迭代?转化流程如何优化?如何根据用户画像做精准投放?如何根据用户行为高效促活?……这些之前看似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事情,缺点和局限性在客观的数据面前暴露无遗。运营要学会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下班前记录数据涨跌的情况,分析原因,竞品复盘。
但我同样建议运营也不要太注重数据,因为运营的质量远远比数量更重要。最近爱奇艺发布声明,宣布正式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为指标的“内容热度”取而代之,来应对淘宝刷数据的问题,也体现了这个观点。
尊重用户,情感运营才是最高的境界。我觉得运营应该是一个过程导向的人,当需要执行的工作一旦确定,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就踏踏实实的去做。成功的因素太多,对于一个运营,做好的标准是自己问心无愧。
领导篇
随着自己开始创业,我成为了一个企业的领导,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我始终把运营部放在公司重要的地位,从一开始我就将整个公司的人员选育,战略制定与运营实施整合到一起。
“你就是对运营部偏心!”这是我们公司其他部门员工对我申诉最多的一句话。我不但完全同意他们的说法,我还经常奉劝其他的高管朋友对他们企业的运营部要“偏心”。比如,我经常建议他们要直接面对甚至带领运营部。
每个企业都鼓吹革新,突破性思维,大胆的目标,学习型组织等等,但我认为运营和执行才可以为公司定下一切活动的基调,以执行为导向的公司,变革速度通常要快于其他公司。
运营和执行也是领导的重要工作,试想一下一个足球教练在办公室和新成员达成协议,然后把所有训练都交给助理,这个团队会是什么样子,难道他不应该站在球场细致观察球员每个人的特点,以调整各个球员最佳位置?也只有这样,教练才能将自己的经验,智慧和建议传达给球员。
领导当然应该把重点放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层面,但运营是在第一线面对用户的先锋,建立战略需要与运营的反复沟通。
作为一个运营出身的人,我比其他领导更注重对每个员工性格特点的全面了解,更执着对一个项目的持续跟进,直到达成目标,更严苛对运营人员进行分明的奖罚制度。
运营是多个模块的排列组合,进入运营行业的门槛很低,但想成为优秀的运营者天花板很高,如何寻找优秀的运营人员也是我的重要功课。
钱多事儿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绝对是大多数人都梦寐以求的工作,但还是有那么一类少数人热爱挑战,享受成就感。我认为运营可以抱怨,但是不能给身边的员工传递负能量。运营应该感性,但要有正义感,公平公正,在棘手的问题上果断。
对于公司招聘的运营职位,以钱为中心的应聘者我会首先 pass,因为运营真的是一份吃力不赚钱的工作,至少在前期很长一段时间。
微软做过一份调查,说“现在人的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12秒。”后来又说,“12秒都做不到,最多8秒。”这个数据,不管是不是夸张,但是现代人们快节奏,没耐心的生活,已经成为事实。就像现在这篇文章,我相信大多数的人其实是一目十行,虽然我已经尽量把重要的文字标黄,但你还是无法看全。
而运营恰恰是一个需要耐心,慢工出细活的工作。运营是一个方法手段每天都需要变化,但不变的核心是整体的运营思维要始终站在未来看现在。
运营是一个需要理性与感性,智商和情商都随时在线的工作。在我看来,运营才是一个在未来,最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职业。
作者公众号:刘亮
创新型整合营销倡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