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老子的心事》22-25页。由于最近学习任务比较多,我决定要慢下来。提升阅读质量,争取把学到的东西都消化掉。
☼执一:所谓执一,就是遵循道的规律。
守中:保持内心的虚无清静。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心里的向往和憧憬,可以指引我们去行动。
☼世界是心的倒影
任何人所认为的世界,都是他的心对世界的反映和看法。
✔️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写读书笔记。有的人会把它当做知识整合的步骤,有的人就会觉得浪费时间。
☼让心属于自己
不在乎世界,只在乎自己的心;不控制世界,只控制自己的心。通过“执一”“守中”的方式,把心定住。
✔️这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我们在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其实是想控制孩子而没有达到目的。我们应该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而非孩子的行为。
☼世界是调心的道具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把一切都视为调心的工具,通过历练红尘来检验自己,看自己的心会不会摇动。
✔️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调味剂。没有人可以事事如意,保持乐观的心态,把每一次磨难当做学习的机会,减少痛苦,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快乐。
☼参透生死
把生死都给超越了,连生死都二元对立也没有啦,那么你的心就彻底自由了。
✔️参透生死是一种境界。前两天和我儿子聊天,我儿子问我:“妈妈,我长大了,你就老了吗?”我告诉他:“你在慢慢长大,妈妈也在慢慢长大。”
我还没有勇气告诉他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为天下式:为天下人做出表率。
老子是个思想家,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思想,他并没有推行自己的行为,也没有思想之外的贡献世界的行为。
孔子既有思想,也有行为,所以他既是思想家,也是行动家。
所以,虽然老子比孔子的境界更高,思想更超越。但孔子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思想可以改变我们队事情的认知。他是精神的领袖。行动是在我们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所做出的行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思想加上行动导致的结果。
今日话题:你会和孩子谈论生死的话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