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阅读《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P41-78
收获1:优势累积教育法的核心是改变过去父母以纠错方式让孩子成长的逻辑,少关注问题,多关注目标,努力让孩子体验成就感,积累成功经验,找到自我激励机制,最后“自我实现预言”。换而言之,就是让孩子的内心有力量,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做不好也不气馁,勇于挑战。
作者介绍了几种方法:给你一朵小红花,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送你一瓶魔法水,消除你80%的烦恼,即明确什么需要管,什么可以不用管;给你一个小拐杖,用技能法解决剩下20%的问题,聚焦目标的实现;给你一根能量棒,用游戏化让家庭成为快乐源泉,成为温暖所在。
我想到了自己看过的两个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一,给孩子写记功本,把当天做得很好的几件事记下来画小花花。其二,进教室前先把烦恼和伤心的情绪都丢到情绪篮里,让自己轻松地学习。
收获2: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做父母的要跟随孩子的节奏,给他创造安全的环境。父母还需要改变环境来适应孩子的成长。
父母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二者的目的总是不同的。成人行动遵循最大效益法则,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儿童的目的是目的本身。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我带女儿去科技馆,我认为来了就要每一个展馆都看一遍,但女儿绝没有这样的想法,她热衷于看她喜欢的东西。对孩子来说,看完是没有意义的,看到才是重要的。
收获3:成长是本我和自我的关系,是孩子能逐渐理解自己,管控自己,能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的过程。父母的重要工作是帮助孩子的自我成长,而不是让自己代表的那个自我成为孩子的自我。否则就会破坏孩子的归属感。
归属感的破坏,会导致孩子建立一些错误的目标来寻求认同。
错误目标一:寻求过度关注。这是由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认同孩子的太少,时时刻刻纠错,管得太多,用自己的自我代替孩子的自我。
错误目标二:寻求权利。孩子对自我的认可度很低,人类的本能认为“我”是有价值的,这时候就会和父母对着干。
错误目标三:寻求报复。当父母总是通过控制金钱、玩游戏时间或者暴力来控制孩子,孩子无法获得应有的自主权,就通过破坏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力量。
错误目标四:自爆自己。觉得自己没用,不准备努力,归属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自我成长的动力也在斗争中消磨殆尽,放弃自己掌控人生的可能。
这四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如果发现孩子的问题,就要即使调整,做出改变。毕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而不是帮他成长。
02 阅读《评课到底评什么》P29-42
收获1:课堂的功能,不仅是“带来”,还可以是“点燃”——点燃激情,点燃想象力,点燃创造力。
思考1:阿啃老师说:“其实,课上得好不好,现在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拆掉围墙,没有边界,没有成见,是一件非常可爱的事。”这是不是在说,教学要让学生接触更大的世界呢?现在的教育是有围墙的,高考把大家都困在围墙里。是不是应当跳出应试考试来看教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