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一篇,温暖似母爱的,谆谆教诲一样的好文章。
当别人聪明伶俐时,你又傻又呆,当别人权衡利弊时,你一片赤诚。
一把年纪才开窍,仿佛这些年白活了。而我理解的晚熟,其实并不是心智上的低龄幼稚。
因为没有哪个人天真如一张白纸。只不过是一个人的选择。
知世故而不世故,经历过生活的阴暗面,但仍然选择纯良明朗。
摘抄写到此处时,我想哭,真的,这是一种久违了的,确确实实的说,是自从尊敬的,亲爱的母亲病逝以后的岁月中,再也未体味过的熨贴。
它似找准了,我的麻穴和痛点的那个“阿是穴”一样的,稳、准、狠。使还懵懵懂懂的我,如开了窍一般的,苏醒了过来。
它又似病中的母亲在我耳边低低叮嘱:你一把年纪了,你才开窍,你要活好、活明白了,这世上管谁能干,都不如自己能干……
其实,晚熟的我,很是理解自己这些年的心思。为什么沉默寡言?
为什么偏爱和老人唠家常?又为什么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
为什么总喜欢买一些笑脸的木刻等各种玩具?
因为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就会经历忧愁,烦恼,计较,悔恨……就会因贪欲不得而失望,就会因付出没有回报而痛苦……
和老人闲聊,她会教给我很多经验和沉稳豁达;
逗小孩子开心,她们洋溢的幸福笑脸,也使我特别爱笑,心情好爽……
在和老人,和小朋友的相处中,我不用去猜测她们所说的话里面所包含的其他心思……
那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放松,和从心底发出的舒悦。我喜欢!
有这么一段问答,特别的具有深意,又智慧满满:
我问佛:
何为对的人?
佛说:
一见你,就笑的人。
一见,你就笑的人。
亲亲的,暖暖的,一见你,就笑的人,有吗?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
他们就是生养我们的父母,所以,趁着自己的父母双亲还健康快乐时,多回家看看,多尽尽孝心,多陪陪他们……
帅帅的,萌萌的,一见,你就笑的人,有吗?
他就是我们的孩子,所以趁他们还未远离去远方上大学,或创业,或结婚之前的这一段陪伴的日子里,好好和睦相处,好好痛爱彼此。
我就是那个一把年纪了才开窍的晚熟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前的我,心里的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半点不会伪装。所以,身边的朋友很少……
现在的我,自从沉迷于练习写文,读书之后,渐渐懂得了宽容,学会了豁达和淡定……
周围的朋友多了,关系融洽了,笑脸也绽放多了,笑声也频频了……
现在的我,一把年纪了才开窍,但只要开窍了,就一切都不晚。
借用莫言老师的一句话说:
晚熟的人,是最后才变得聪明的人,要继续努力,继续晚熟。
网友评论